62歲的老李是社區里的“養生達人”,他經常會在小區的廣場上給大家大談他的養生之道,除了長期堅持運動鍛煉,老李還有個引以為豪的“好習慣”,那就是長期堅持清淡飲食,老李已經堅持吃素10年了,沒有大腹便便,身板挺直的跟年輕人的似的,也讓很多同齡的老年人羨慕不已。
可惜好景不長,原本健壯健談的老李,卻出現了經常失憶忘事,找不到東西,想不起朋友的名字,甚至出門后忘記回家的情況,家人帶老李去醫院檢查,竟然是罹患了阿爾茲海默癥,這個疾病讓老李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脾氣也變得開始古怪,給家人也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為啥注重養生,堅持鍛煉的老李,還是患上了老年癡呆的問題呢?對于這種神經退行性的疾病,雖然我們很難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但醫生通過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認為長期素食,也與老李的腦神經功能退化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老年朋友,會堅持一些自以為非常“健康”的生活習慣,但實際上卻不知道這些習慣,可能癥狀損傷我們的神經系統健康,加大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今天的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一下自以為是健康習慣,但可能加大癡呆癥發生風險的那些事兒。
清淡飲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代謝功能逐漸變弱,避免飲食過度,避開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吃的清淡一點,當然是一種對老年人健康更有益的生活方式,但如果不注意飲食搭配,過度追求清淡,就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就像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老李一樣,他長期堅持吃素,缺少了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就會造成多種潛在的對神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營養缺乏問題。
一些脂溶性的維生素,還有其他一些在動物食材中富含,而植物性食物中缺乏的營養,長期素食都有可能導致這些營養素的缺乏問題,進而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長期素食或飲食過度追求清淡,會造成鐵,維生素B12以及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足,這些礦物質,維生素,健康脂質,都是營養神經,維持神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質,長期嚴重缺乏,就會加大癡呆癥的發病風險。
過度講衛生
很多老年朋友非常愛干凈,擔心不夠干凈的環境會加大感染和疾病風險,這種習慣當然是好習慣,但萬事都有個度,如果過度愛干凈,過度使用清潔劑和消毒劑,也可能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加大罹患癡呆癥的風險。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看不見的微生物無處不在,這些環境微生物也對我們人體的體內的微生物環境,特別是腸道菌群有著顯著的影響。過度使用消毒劑和清潔劑,會破壞人體內外的菌群平衡,影響腸道的正常菌群,進而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還會通過“腦腸軸”對腦健康造成影響,加大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一項2013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綜述研究中,科學家們提出了阿爾茲海默病的衛生假說,該研究的結果表明,過度追求清潔衛生,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幾率反而越高,研究者認為,過度減少與環境微生物的接觸,可能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
飲食追求無糖
有些老年朋友為了控制體重,對于食品和飲料選擇時,都會追求選擇無糖型的產品,但殊不知,無糖飲料,無糖食品中的阿巴斯甜等代糖成分,其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可能比正常攝入糖分還要大!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無糖飲食中的人工甜味劑,會顯著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還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一項2017年發表于Stroke雜志上的研究表明,經常喝含有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會顯著增加罹患腦中風,全因癡呆以及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少糖的前提是追求健康,天然的健康食品,在健康飲食的過程中,控制糖分的攝入。如果是既要少糖,又要追求甜味,因此而攝入大量的人工甜味劑,那反而可能會加大老年癡呆風險。
濫補維生素
很多老年朋友,很喜歡服用營養補充劑,當然對于確實存在缺乏或者飲食吸收障礙的情況來說,這種做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不管身體情況,濫補維生素,卻反而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下面我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葉酸是一種對神經健康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同時還有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保護血管健康的作用,合理補充是有助于預防改善癡呆癥風險的。但如果長期過量補充葉酸,就會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相關問題,從而導致長期缺乏維生素B12而不自知,進而導致神經組織因缺乏維生素B12而出現健康問題,加大罹患癡呆癥的風險。
維生素D也是很多老年朋友應該補充的,但補充劑量也是有講究的。一項2019年發表的關于維生素D補充劑量與老年癡呆風險的研究文章中,研究者發現,每天補充600IU,2000IU的維生素D3,都能夠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但每天補充4000IU的老年人,卻出現了反應速度變慢等負面癥狀,研究者認為,過量補充維生素D,可能會老年人的神經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長期吃安眠藥助眠
很多老年朋友對睡眠很重視,認為如果睡不夠覺,會影響身體健康。當然嚴重的失眠,睡眠不足,會影響健康,也是有害神經健康的重要方面,但對于改善睡眠這件事來說,如果長期依賴藥物,靠服用安眠藥來助眠的做法卻并不可取,甚至會加大老年癡呆的風險。
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長期服用苯二氮卓類的助眠藥物,如安定(地西泮),阿普唑侖等,不但會讓老年人形成藥物依賴性,也會加大神經遞質失衡的風險,從而增加罹患癡呆的風險。
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想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首先要從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開始,例如養成節律性的生物鐘,睡前2小時不做劇烈運動,不看手機等電子產品,保持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都能夠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睡眠,只有在確實失眠對生活造成嚴重困擾,又無法改善的前提下,才考慮合理使用助眠藥物,也應該盡量選擇短效的,無成癮性的助眠藥物。
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的睡眠時間也絕非越長越好,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也會增加罹患癡呆癥的風險,正常情況下,能夠每天保障6到8小時的優質睡眠,才是更健康的。
上述談到的5個方面,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靠譜的健康科普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