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劉心玥
“充電1分錢,既安全又省錢,大伙兒都愿意用!”甸柳新村社區居民李先生對社區新推廣的電動車惠民舉措贊不絕口。近日,山東省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推動山東鐵塔集團整合民生服務資源,推出“一分錢”充電惠民創新舉措,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協作的創新模式,破解群眾充電“貴”、回家充電不安全難題。目前,此項惠民服務在全省累計完成2萬單優惠充電,日均訂單超千次。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電動自行車充電一直是居民與物業的“頭疼事”。以濟南市甸柳新村第二社區為例,這個擁有2235多戶居民的小區擁有電動自行車超2500輛,過去私拉電線充電非常普遍,安全隱患突出。
“社區共42棟樓,從2021年開始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現建有充電樁49個,每棟樓前都實現了充電樁全覆蓋。但想要改變大家的充電習慣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許多居民覺得在家充電更便宜,私拉電線充電現象還是時有發生,每天我們都要巡查進行勸阻。”甸柳新村社區網格員楊帆感觸頗深,電動自行車充電的安全治理不能只靠堵,更要疏,現在居民在社區61個山東鐵塔充電口掃碼充電,選擇合作銀行支付渠道,就可享受滿1元充電費補貼0.99元的優惠。
“48伏20安時的電池一般六七個小時充滿,充電四小時以內基本上僅需1分錢,單次充電補貼上限為0.99元,超出部分還是按原價計算。”山東鐵塔“一分錢充電”業務負責人謝安驥介紹。
居民李先生查了查自己的充電記錄。賬單顯示,最長充電時間為6小時16分鐘,原價是1.45元,參與優惠活動后為0.46元。“我家距離單位較遠,每月充電6次,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很具有吸引力。優惠后,一個月不超過10塊錢,樓下充電樁充電還更安全,我肯定更愿意選擇充電樁充電。”李先生說。
“群眾之所以回家充電,很大原因是覺得充電樁電費‘高’,‘一分錢充電’加上人工勸阻,‘飛線’情況減少了八成以上。”網格員楊帆稱。
目前該舉措還在推廣期,根據地市不同,每月可享3—6次優惠。也有居民表示,參與優惠的支付銀行和優惠次數較少,還是偏向選擇自己習慣的支付方式,“如果能再多一些支付方式參與到優惠活動中,就更好了”。
“一分錢充電”業務負責人謝安驥表示,公司正積極探索與更多金融機構開展惠民合作,增加優惠次數,簡化支付流程,優化充電體驗。據山東鐵塔集團統計數據顯示,自服務推廣以來,同步帶動充電樁使用率提升12%。
山東省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專班負責人董長偉表示:“這種‘經濟激勵+科技賦能’的模式,既讓群眾得實惠,又為基層治理減負,未來將持續探索可復制的民生服務創新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