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老年群體享受規范、便捷的陪診服務?近期,長寧區民政局為推進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工作,制定了《長寧區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方案》,明確了試點范圍、工作機制等內容。
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是指陪同老年患者至醫療機構并協助其接受醫療診治的活動。陪診師則指經過一定時長培訓,運用基本健康衛生和護理知識等相關技能,陪同并協助老年患者接受醫療診治的人員。據悉,陪診師應獲得上海市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協會頒發的“上海養老服務陪診師”證書,方可為老年患者提供陪診服務。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持續擴大并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更好滿足老年群體多元化、高品質陪診服務需求,長寧區民政局聚焦老年人陪同就醫需求,在全區各街鎮開展試點,組織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助醫陪診服務。
據了解,今年2月至7月,長寧區將逐步開展陪診宣傳和陪診服務,完成全區43個養老服務機構(包括收住老年人的養老機構、長者照護之家和具有一定數量陪診師、具備常態化專業服務能力的專業性日托、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等)中116名陪診師的培訓考核工作和長寧區助醫陪診平臺建設,并對接“隨申辦”App內的“長寧旗艦店”。
為夯實試點基礎,區民政局將聯合相關企業共建長寧區助醫陪診信息化服務監管平臺,科技賦能助醫陪診服務。該平臺將實現陪診人員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入駐機構管理、費用結算管理等全流程一體化動態管理,并鏈接非急救轉運等資源。同時,區民政局將會同區數據局,將長寧區陪診服務平臺嵌入“隨申辦”App內的“長寧旗艦店”,為老人提供便捷服務。
針對長寧區老年人多元化陪診服務需求,區民政局牽頭制定了“長寧區助醫陪診服務清單”,涵蓋陪診、代辦問診、代約檢查、代辦買藥、取報告、掛號、安全助行等服務,并根據養老服務現有項目的實際收費情況、收費標準,結合老年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建立合理的陪診服務收費標準。此外,區民政局將為符合條件的長寧區戶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給予相應的資金補貼,以及通過社會公益慈善資源,為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提供一定資助。
為建立風險防范機制,試點方案規定開展老年人就醫陪診服務的機構或陪診師需和陪診平臺簽訂入駐合同,明確各方職責。陪診平臺需為陪診服務訂單購買責任保險,規避風險,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服務主體合法利益。區民政局將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探索建立投訴舉報處置等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試點階段,各街鎮積極發動養老服務機構的護理員、內設醫療機構護士,以及老齡專業社工、養老顧問等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參與培訓,發展專業陪診隊伍。根據市民政局制定的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陪診工作指南和服務規范、《陪診服務規范》《陪診師從業技能要求》,區民政局會同區衛健委、區人社局等部門組織相關行業組織,圍繞陪診服務要求、服務流程、養老服務基礎知識、醫療基礎知識、醫療機構就診流程、陪診服務溝通等內容,編撰完善陪診師培訓課程、教材、考試大綱、題庫和評價方案,并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培診師培訓,將陪診師納入本區專項職業能力培訓范圍。
區民政局、區衛健委和各醫療機構協同合作,探索陪診師與門診服務臺、院內志愿服務活動之間的對接溝通機制,提供就醫流程等方面的指引,同時鼓勵陪診師加強醫療機構智能導診、云陪診等功能的學習使用,主動熟悉院內就醫流程和科室分布,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流暢的陪診服務。
通過試點,區民政局將建設長寧區助醫陪診信息化服務監管平臺,發展一批規范提供陪診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和陪診師隊伍,探索形成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流程、收費機制和監管舉措,總結提煉相關規范標準,推動本區老年人陪診服務規范化發展。
資料來源于區民政局
撰稿:譚奕茂
編輯:陳 莎
責編:王 博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