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大約30個歐洲國家領導人在法國巴黎召開烏克蘭“志愿者聯盟”峰會,討論擬議成立的歐洲武裝部隊。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上表示,“如果烏克蘭領土再次遭到全面入侵,歐洲各國組成的部隊也將受到攻擊,我們部署在那里的軍隊將根據總司令部的決定做出反應。擬議成立的歐洲部隊不會駐扎在烏克蘭前線,也不會在第一時間與俄羅斯軍隊交戰,他們將成為阻止俄羅斯再次進攻的力量。”
歐洲各國為什么要與俄羅斯死扛到底?是地緣政治還是經濟厲害,讓歐洲對俄羅斯耿耿于懷,仇恨在心。難道烏克蘭的土地上真要出現一支強大的歐洲武裝部隊?歐洲各國真要與俄羅斯兵戎相見嗎?
俄羅斯與歐洲各國的歷史紛爭可以追溯到多個世紀之前。俄羅斯原本是一個不大的莫斯科公國,靠著長期的領土擴張,多次對歐洲各國發動侵略戰爭,從而從歐洲獲得了大片的土地。俄羅斯一貫的擴張野心使歐洲國家不得不對其保持高度戒備。
俄羅斯在地理上占據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與多個歐洲國家接壤,長期以來,俄羅斯在能源方面對歐洲國家形成操控,增加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危機感,歐洲國家必須逐漸擺脫這種對俄羅斯的長期依賴,走上獨立自主的能源道路。
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國防能力,讓歐洲國家長期感到不安,他們對俄羅斯的虎視眈眈心生畏懼。只有團結一致,結成聯盟,抱團取暖,才能構成對俄羅斯的威懾,才能讓俄羅斯止步烏克蘭。
所以,烏克蘭既是歐洲各國拒守俄羅斯的門戶,同時也是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最后一道關口,雙方在烏克蘭都有著巨大的利益,誰失去了烏克蘭,誰就會失去未來對抗的主動性,誰就會被對手首先壓制。
歐洲武裝部隊在烏克蘭的出現,相信在不久后會出現,它不可能會馬上參與到俄烏沖突的最前線,直接與俄軍交火,但它的出現必將會為烏克蘭軍隊在后勤保障、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援。
俄羅斯雖然強大,但是要與整個歐洲國家進行對抗,恐怕難有勝算;歐洲各國雖小,但是一旦形成合力就會力大無比。
一根筷子容易斷,十雙筷子斷就難。只要歐洲各國戮力同心、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未來的俄烏沖突,鹿死誰手還?真的的難以預料。
來源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