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的朝鮮戰場上,志愿軍第38軍和第50軍迎來了一場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漢江南岸頂住美軍的狂攻。
敵人的兵力和火力都占絕對優勢,四個美軍師、兩個英軍旅、兩個韓軍師團、一個土耳其旅,加上鋪天蓋地的空軍和炮兵,志愿軍手里的家底卻已經被幾個月的激戰消耗得七七八八。
更糟糕的是,后勤補給線被炸得千瘡百孔,戰士們不僅要在炮火下撐住陣地,還得靠著極度有限的糧食和彈藥維持戰斗力。
為什么會這樣呢?
時間倒回幾個月前,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關鍵階段。
美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吃了大虧,撤退速度堪比競速比賽,靠著機械化部隊迅速脫離戰場。
但他們并沒有元氣大傷,反而在短短幾周內補充了大量兵員和裝備,戰斗力迅速恢復。
與此同時,志愿軍卻是一路急行軍,連續作戰,體力、兵力、補給都已經接近極限。
到了1951年年初,美軍開始反攻,試圖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
戰場上最難的活,落到了38軍和50軍頭上——他們必須在漢江南岸擋住美軍的攻勢,給東線的部隊爭取調整時間。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退一步就是全線崩潰,根本沒有回旋余地。
美軍火力太強,陣地被炸成焦土
美軍的進攻方式很簡單:先派轟炸機和重炮把陣地炸個底朝天,再讓坦克和步兵沖鋒。
如果遇到頑強抵抗,那就撤回去,接著再轟炸,直到陣地上連塊完整的石頭都找不到。38軍和50軍的戰士們只能躲在簡陋的戰壕里,等炮火稍微停歇,就立刻爬出來組織反擊。
有時候,美軍看著炸得差不多了,派兵沖上去,卻發現志愿軍仍然埋伏在彈坑里,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后勤崩潰,戰士們靠雪水充饑
這時候,志愿軍的后勤供應已經到了極限。
原本38軍有153輛運輸車,但美軍的轟炸讓其中141輛變成廢鐵,剩下的也勉強能動。
糧食和彈藥根本運不上來,戰士們的干糧早就吃光了,只能靠雪水充饑。
有人在戰壕里找到幾顆凍硬的土豆,像發現寶貝一樣分給戰友。
一些原本準備作為春節慰問品的食物也因為轟炸,有的被燒毀,有的被炸碎,能完整送到前線的少之又少。
戰士們拿起一塊黑乎乎的炒面餅,舍不得吃,先看一眼,再舔一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揣回懷里。
敵人太多,彈藥太少,拼刺刀成家常便飯
38軍和50軍不僅兵力上處于劣勢,彈藥也極度短缺。
美軍一發炮彈下來,志愿軍可能只有幾顆手榴彈回應。
到了白刃戰的時候,拼刺刀成了唯一的選擇。
在350.3高地,38軍114師342團的1營戰士們與美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肉搏戰。
從白天殺到黑夜,最后陣地上只剩下七個人,其中包括已經負傷的連長趙連山。
營長曹玉海在抵御第四次進攻時英勇犧牲,教導員方新最后抱著一枚迫擊炮彈,與敵人同歸于盡。
50軍的絕地反擊,讓美軍膽寒
50軍的防御戰術極具智慧。
他們總結出三大原則:工事、火力、反擊。
美軍炮火覆蓋時,50軍戰士就減少在陣地上的人數,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美軍沖鋒時,他們則集中火力阻擊;夜里,美軍不打了,50軍就派出小股部隊襲擾敵后,搞得美軍整夜不得安寧。
白云山陣地是50軍的防守典范,447團憑借687支步槍、77挺機槍、4門迫擊炮和2門山炮,硬是堅守了11天,擊斃擊傷1400多名敵軍。
戰后,447團被授予“白云山團”的榮譽稱號,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個以陣地命名的英雄部隊。
漢江以南的最后堅守,38軍幾乎拼光了
戰斗持續了整整一個月,38軍的傷亡數字不斷攀升。
到了3月初,美軍對一個僅5000平方米的陣地發射了1.5萬發炮彈,對一個400平方米的高地四天內傾瀉了兩萬發炮彈。
戰士們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堅持戰斗,已經是超越極限的表現。
到了3月7日,38軍的114師342團只剩下一個完整的連,340團甚至連一個完整的班都湊不出來,整個師只能派出15個連繼續作戰。
50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整個軍隊失去了7個連、31個排、138個班的戰斗力。
戰士們已經筋疲力盡,很多人負傷仍舊堅持戰斗,直到最后一刻才倒下。
漢江阻擊戰是志愿軍歷史上最慘烈的戰斗之一,38軍和50軍用血肉之軀擋住了美軍的進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代價也是慘重的,38軍在第四次戰役中犧牲3359人,受傷8279人,幾乎拼光了整個軍隊的主力。
戰后,這支曾經的“萬歲軍”元氣大傷,許多連排級骨干也在戰斗中犧牲,戰斗力大不如前。
有人說,38軍和50軍的堅守,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血性,也讓美軍意識到,這場戰爭絕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輕松。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