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五國包括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
北歐五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都是高福利國家,感覺就是一個現實版的世外桃源;北歐五國的老百姓認為,他們才是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是馬克思意義上的暴力奪取政權建立起來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概念上它更接近于“社會民主主義”。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北歐五國的富裕是歷史上海盜掠奪積累起來財富,沒什么值得贊許的。
這個說法很難成立,海盜的規模有限,不太可能支撐住一個國家的經濟,他們可以掠奪廣義的財富,掠奪不了現代科技,而且那是11世紀以前的古老故事了,現在世界一天創造的財富相當于過去2000年的總和,要論財富的積累,明代中國是最大的,我們還是穿越回來吧。
不管是什么主義,我們關心的是北歐五國有什么是我們可借鑒的?
首先要清楚一點,類比是學問的大忌,借鑒的前提不是比較誰的制度更好,要清楚什么是中國與北歐五國不可比的。
資源與人口不能比
中國創造生命的能力太強大了,14億人口與有限的人均資源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去復制北歐五國,比如:人均耕地中國僅為全球平均的40%。不管中國發展得多快,只要一攤入平均數,世界排名就下來了,按林毅夫鼓舞人心的最新推測,中國將在2050年前達到美國現在人均GDP的50%;我們的差距還很大,中國農民工的盒飯與美國中產階級的午餐并不是一個恰當的比較;北歐五國人均GDP的世界排名:挪威全球排名第4,冰島第8,丹麥第10,瑞典第11,芬蘭第14,中國第77。
制度的差異不可比
北歐國家工薪水平高,并不是遇上了一位開明的君主,工會的集體談判權是決定性的,芬蘭工會最新的勝利是2025-2027三年,雇主要給工人提供7.8%的總工資漲長;中國又是什么場景?曹德旺是中國公認的唯二的“企業家”,捐款200億,但是一說要給員工漲工資,堅決反對。公平地說,中國這樣的大國,體制與機制上的試錯成本太高,這的確不可比。
產業結構二十年內也不能比
北歐國家占據全球產業鏈的頂端,高技術與高利潤支撐起了高福利,中國在半導體、精密儀器等領域對外依存度超過了70%,而北歐企業核心技術占比高,從產業結構上說中國目前也不可比。
有這么多的不可比但可以借鑒,什么我們是值得借鑒的?
一是教育模式,與其去喊“清場式遙遙領先”的口號,不如扎扎實實從教育革命開始,放棄填鴨式的標準答案的灌腸,學習北歐五國實現全民免費教育,小小的北歐五國能占據全球產業鏈的前端,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教育;
更值得借鑒的,當然是公平的福利制度,不在多少在公平,北歐五國社會保障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是中國的10倍,且不存在體制內與城鄉農民那種讓人驚掉下巴的落差。
至于創新,中國對創新高度重視,但北歐的條件更好,幾乎所有與創新相關的指標,在占比上的都超過中國,當然,創新并不是用錢就可以砸出來的,因為,創新是文明的航標,
時代性0-1的創新,產生于自由的沃土。海盜國家已經走出了野蠻的中世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