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歲的曉曉是圈內小有名氣的創意人才,常年伏案工作讓她的頸椎早已亮起紅燈。從最初的偶爾酸痛,到現在頻繁頭暈目眩,情況越來越不容忽視。西醫檢查顯示她的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有輕度骨質增生,但醫生開的止痛藥和肌肉松弛劑只能暫時緩解癥狀。
"你這樣不行,我認識一位很厲害的中醫,專門調理眩暈的問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曉曉預約了張小中主任的號。初次見面,張主任給她的印象與想象中白發蒼蒼的老中醫形象完全不同——六十歲出頭,目光炯炯有神,說話溫和但條理清晰。
"平時工作壓力大嗎?"張主任一邊詢問,一邊示意曉曉伸出舌頭,隨后又為她把脈。她的手指溫暖干燥,按在曉曉手腕上的力度恰到好處。
"壓力確實不小,經常加班到很晚。"曉曉如實回答,同時注意到張主任診室墻上掛滿的錦旗和感謝信,其中不少都提到頸椎問題。
張主任點點頭,又詢問了她的飲食習慣、睡眠質量等生活細節,最后輕輕按壓她的頸部穴位,曉曉立刻感到一陣酸脹。"你的情況屬于氣血不暢,經絡阻塞。長期伏案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影響了氣血運行,所以會出現頭暈等癥狀。"
不同于西醫的影像診斷,張主任的解釋讓曉曉感到新奇又信服。她隨即提出了調理方案:每周兩次針灸配合中藥調理,同時調整工作姿勢和生活習慣。
第一次針灸時,曉曉緊張得手心冒汗。張主任似乎察覺到她的不安,一邊消毒一邊溫和地解釋:"不用緊張,針很細,只會有一點酸脹感。"果然,當細如發絲的銀針輕輕刺入她頸后的風池穴時,曉曉只感到微微的酸脹,隨后是一種奇特的放松感,仿佛緊繃已久的弦終于得到了舒展。
"針灸能夠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張主任手法嫻熟地在曉曉頸肩部下了十幾針,每一針都精準到位,"你的頭暈是因為氣血不能上達頭部,我們通過針灸改善這一狀況。"
半小時后起針時,曉曉驚訝地發現頸部輕松了許多,頭也不那么沉了。張主任還為她配了一周的中藥茶包,囑咐她每天沖泡飲用,并教了她幾個簡單的頸部保健操。
"改變是循序漸進的,不要著急。"送她出門時,張主任這樣叮囑。
接下來的三周,曉曉嚴格按照張主任的建議進行調理。第二次針灸后,她的頭暈癥狀明顯減輕;到第三次時,持續多日的頭部沉重感竟然完全消失了。更讓她驚喜的是,睡眠質量提高了,白天精力也更加充沛。
"張主任,我現在頭不暈了,頸部也輕松很多!"第四次復診時,曉曉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變化。辦公室同事都說她氣色好了,連創意提案都比以前更有靈感了。
張主任微笑著為她把脈,檢查頸部狀況后滿意地點點頭:"氣血運行通暢多了,但還是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她又調整了中藥配方,并建議可以適當減少針灸頻率。
現在的曉曉已經成為張主任中醫理念的忠實擁躉。她在辦公桌上放了定時器,提醒自己每小時起來活動;顯示器被墊高到了與視線平齊的位置;午休時她會做張主任教的保健操;原先不離手的咖啡也換成了養生茶飲。
"中醫講究的是整體平衡,"曉曉對好奇的同事們解釋,"不是簡單地消除癥狀,而是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她指了指自己靈活轉動的脖子,臉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