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的立場,越來越“偏向”俄羅斯,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
3月23日,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近日在接受采訪時,發表了三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
第一,在他看來,解決俄烏沖突的最大障礙是克里米亞和被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東部四州的地位問題,這是和平談判中“房間里的大象”。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烏克蘭不愿意在領土上做出巨大讓步,俄羅斯更不愿意將吃到嘴里的東西吐出來。
如果領土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烏克蘭問題實際上就難以被真正解決。
那么美國會選擇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據了解,威特科夫表示,“烏克蘭憲法對領土讓步的限制”已成為談判中“房間里的大象”。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明確,美國特使認為問題的癥結在烏克蘭這里。
換句話講,只要搞定了烏克蘭,那么,解決俄烏沖突的最大障礙就能被消除。
不得不說,美國特使這番言論,可以說是對俄羅斯赤裸裸的“支持”了。
第二,威特科夫還說普京“不是壞人”,并稱贊普京“超級聰明”且“直率”,普京的“親切”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眾所周知,由于道德與政治之間存在錯位,并且二者的關系也具有很強的復雜性。
一般而言,政治決策基本都會涉及到權衡和妥協,很難用簡單的“好”或“壞”來評判。
比如,政治家在追求國家利益時,他們采取的手段,往往在道德上是有巨大爭議的。
每個人或團體對政治家的評判,基本都會基于各自的利益和立場,做出符合自身視角的評判。
比如,從俄羅斯國內的角度來說,普京的決策,是基于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所做出的決定,他在俄羅斯國內擁有空前的支持率,就不難看出俄羅斯人對普京的評判。
而烏克蘭人對普京的評價,就不用多說了。
但美國特使卻聲稱普京“不是壞人”,他表達更多的意思,恐怕還是為了在輿論上故意吹捧普京。
至于美國特使為何要吹捧俄羅斯的總統?
其實,道理并不復雜,因為這是特朗普政府推進當下政策落實的需要。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美國特使的言論,基本上可以視為是對俄羅斯赤裸裸的支持,而且不僅是他個人,包括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都是“偏向”俄羅斯的。
這種公開偏袒對手的立場,不僅讓烏克蘭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不滿意,就連美國國內也有很多人不滿意。
事實上,美國特使強調普京“不是壞人”,更多的還是基于俄羅斯方面的利益和視角,對普京所做出的一種評價,目的是讓一些美國人能夠理解特朗普當前的一些舉措,比如,特朗普主動跟普京改善關系,只是基于政治的需要,最終還是為了維護美國自己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威特科夫在跟普京會晤時,普京還委托俄羅斯著名藝術家繪制了一幅特朗普的精美畫像,委托他轉交給特朗普。
威特科夫聲稱,普京向他透露,其本人曾經在特朗普遇刺后前往教堂祈禱。
當他把這件事轉達后,特朗普對此深受“感動”。
不得不說,普京確實非常“懂”特朗普,雖然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明顯“偏向”俄羅斯,但實際上也是因為特朗普犧牲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且烏克蘭的利益。
而這樣做,不僅有助于特朗普盡快解決烏克蘭問題,并且也更能很好地幫助他們改善跟俄羅斯的關系,從而有利于特朗普相關戰略的實施。
但對于普京這種精心安排的小動作,誰也不能直接否認,他的這種示好,就一定沒有影響到特朗普相關政策的實施。
事實上,由于特朗普喜歡被奉承、被關注的性格,普京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花點小錢、費些小功夫,卻辦成了一件大事。
第三,威特科夫還抨擊了英國提出的組建國際維和部隊前往烏克蘭的想法,指責其是“裝腔作勢”。
通過以上三點,不得不說,特朗普政府目前確實是明擺著偏向俄羅斯,如果放在一年前,恐怕誰都難以想象。
然而,這一幕卻活脫脫地真實發生了,這也恰恰體現了政治的戲劇性與多變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