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號,對于我們國家的食品領域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食品安全的新國標正式出爐,這次足足制定了多達了50項的全新標準,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大家吃上更加安全的食品,解決大家對于食品安全的后顧之憂,規范食品行業的生產和銷售行為,這絕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根據央視新聞從國家衛生健康食品司處獲悉,截止到目前,我們的食品安全標準的總數已經高達1660項,包括了340多個食品種類,還有多達20000多個指標,這一系列的數據足以證明,我們針對食品安全的問題真的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嚴格了。那么這次的食品新國標包括那些方面,又有哪些新的改變,對于大家來說又有什么實質的好處了,我們不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頒布的50項食品安全標準里面,關于檢驗方法的標準就占了其中的29項,這意味我們現在將采用全新更加科學有效的手段,對于這些食品進行更加嚴格的檢驗。生產原料需要檢驗,生產過程需要檢驗,上市場之前需要檢驗合格,上市以后也需要檢驗,所以只有做到這樣的全程元檢驗,全程跟蹤,才是其他所有標準的一個最終反饋。
除了29項的全新的檢驗標準以外,還有其他21項的標準,分別是食品標簽標準2項,特殊膳食標準3項,食品產品標準4項,生產經營規范標準3項,食品相關產品標準1項,食品添加劑和強化劑質量規格標準8項。在這里我們可以針對食品標簽來簡單了解說明一下,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前一段時間關于醬油外包裝的事情,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吧,有的商家可以注冊一個看似是“0添加”的商標,然后這數字0特別放大,在外包裝上給大家形成一種錯覺,就是生產的這款醬油就是零添加,但實際上包裝上標的卻是產品的商標,可能與零添加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而是有的商家刻意玩文字游戲,模糊概念,但消費者卻無法分辨清楚。除此以外,這次的食品標簽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所有的產品都會有電子標簽,我們可以用手機查閱購買產品的具體的信息,避免了找不到,看不清楚產品標簽的問題。
除了我們前面談到的兩個方面,還有一個亮點就是針對那些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進行強制性標注,針對食品中含有蛋類,大豆,堅果等作為食品配料的時候,需要以文字加粗或者加下劃線的方式特別標明。一點不夸張,這次的食品安全新國標很多方面的問題都已經考慮到了,對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來說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但話說回來,有了這1660多個食品安全標準,絕大多數產品從原料到生產再到上市都有了嚴格的標準,但僅僅只有標準還不夠,關鍵還是要有嚴格的處罰和懲治的法律法規,針對那些在食品安全上存在制假售假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同時我們相關部門的監管也必須要跟上,要選擇主動出擊,而不是等媒體曝光以后再行動,通過不懈努力,提升大家對于食品安全的信心,這才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只要大家能夠吃上都是健康安全的食品,而不是各種的科技加狠活,我們的健康自然也才能夠得到保障,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