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楊風
據紅星新聞報道,3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前顧問阿列克謝·阿雷斯托維奇在接受采訪時爆料,烏國防部情報總局曾制定一項堪稱瘋狂的“末日計劃”:若基輔在與俄羅斯的沖突中失利,便炸毀本國所有核電站,并對可及范圍內的俄羅斯核電站發動打擊。這一消息一經曝光,讓本就緊繃的俄烏局勢愈發岌岌可危。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雙方圍繞領土、地緣政治利益等核心問題,展開了激烈交鋒,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如同坐過山車。
在關鍵的庫爾斯克戰場,烏克蘭軍隊的戰略布局和行動,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美國暫停對烏軍援和情報共享后,烏克蘭軍隊在與俄軍的對抗中逐漸處于下風,最終不得不從庫爾斯克撤軍。這一戰略據點的丟失,不僅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大幅減少,更使其陷入不利境地,也為末日計劃的出現埋下伏筆。
3月2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時代》雜志采訪時承認,烏克蘭政府已無力支持軍隊開支。烏國內經濟因戰爭沖擊面臨長期萎縮,稅收和財政收入難以覆蓋軍事需求,在此困窘局面下,澤連斯基將更多希望寄托于歐洲援助,可是歐洲似乎也無法接下這個爛攤子。
事實上,烏克蘭在核電站問題上的危險行徑早有端倪。自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扎波羅熱核電站便毫無意外地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座坐落于烏克蘭第聶伯河卡霍夫卡水庫河畔的核電站,于1977年破土動工,不僅是烏克蘭境內規模最大的核電站,更是歐洲屈指可數的大型核電設施,長期肩負著為烏克蘭供應約25%電力的重大使命。
沖突伊始,俄軍迅速占領扎波羅熱核電站,此后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負責接管。不過,在實際運營層面,依然依靠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的專業員工。但自此之后,核電站置身風暴中心,頻繁遭到炮彈和無人機的襲擊。面對這一情況,俄烏雙方各執一詞,互相指摘對方是襲擊的始作俑者,爭論持續不休。
時間來到2023 年7月,局勢愈發緊張。烏克蘭總統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電力公司,分別發出措辭強硬的警告,都宣稱對方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發動攻擊。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去年夏天,烏克蘭空降突擊部隊第82旅被俘士兵曾透露,在襲擊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之前,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亞歷山大·瑟爾斯基就命令部隊突入核電站并埋設炸藥,企圖嫁禍俄羅斯,好在俄軍防范嚴密,這一陰謀未能得逞。這些事件表明,烏克蘭在核電站問題上的極端想法和危險行動,是長期積累形成的。
烏克蘭當前處境艱難,澤連斯基團隊可能已陷入極端絕望與孤注一擲的心態。一旦戰敗,烏克蘭領導層不僅可能被西方拋棄,還可能被國內民眾視為災難制造者而遭到清算。出于對自身政治生命和安全的擔憂,他們或許產生了玉石俱焚的瘋狂念頭。
此外,美國與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瓜分烏克蘭資源的意圖,讓烏克蘭感覺被出賣。美國為獲取烏克蘭資源,試圖推動戰爭盡快結束,對澤連斯基軟硬兼施。俄羅斯不斷開疆拓土,讓烏克蘭非常被動,這加劇了烏克蘭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倘若烏克蘭真的實施末日計劃,將帶來一場全球性的滅頂之災。烏克蘭境內核電站爆炸將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其危害程度遠超切爾諾貝利事故。輻射云會隨季風擴散至整個北半球,使中歐、東歐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在未來百年內無法居住,黑海、地中海生態系統將被摧毀,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漁業資源滅絕,土壤和水源被污染,進而引發全球性糧食危機。
人類健康也將遭受重創,國際原子能機構模擬顯示,僅扎波羅熱核電站爆炸就可能造成50萬人急性輻射死亡,全球癌癥病例增加2%-5%,還會導致出生缺陷、基因突變等長期健康問題。
屆時,俄羅斯必將采取強硬手段應對,可能全面占領烏克蘭核設施,甚至對烏政府實施斬首行動。北約可能啟動《集體防御條約》第5條,引發與俄羅斯的直接軍事對抗。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最終還是普通民眾為此買單。世界經濟論壇警告,此類事件可能引發全球GDP的7%-12%瞬時萎縮,歐洲經濟首當其沖,能源供應中斷,工業生產停滯,旅游業崩潰,金融市場動蕩,全球供應鏈中斷,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加劇。
澤連斯基3月19日證實,特朗普當天同他通話時對獲得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所有權表現出“興趣”。白宮聲明稱,美國對這些發電站的所有權會是對基礎設施的最佳保護,也是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支持。
特朗普或許會借烏克蘭局勢緊張之機,以保障能源安全之名,將垂涎已久的扎波羅熱核電站收入囊中,實現其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雙重目的。畢竟,這座歐洲最大核電站,不僅能為烏克蘭礦產開采提供電力,還能讓美國在俄烏沖突中掌握更多話語權。
可見,實施“末日計劃”并不能拯救烏克蘭,反而會將烏克蘭拖入更深的深淵,還會給其他國家帶來災難,烏克蘭民眾必然第一個跳出來不同意。這或許只是澤連斯基團隊的極端想法,畢竟澤連斯基多次言行前后不一。
戰爭關乎無數人的生命、國家的命運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絕非一時意氣用事。在俄烏沖突中,各方都應保持克制和冷靜,摒棄極端和瘋狂的想法,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任何一方的沖動行為,都可能引發無法挽回的災難,讓無數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更多精彩資訊分享公眾號:明公堂讀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