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畫面中,在日本海上空的云層間隙,一架俄羅斯伊爾-38N反潛巡邏機以超低高度掠過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甲板。這無疑是俄羅斯的挑釁之舉,然而美軍卻毫無辦法,因為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美軍只能派出兩架戰機監督其離開。這場被五角大樓稱為"危險挑釁"的空中遭遇戰,實則暴露出現代??諏沟膽鹦g邊界正在重構。
衛星航跡圖顯示,這架從堪察加半島起飛的俄軍巡邏機,在宗谷海峽以南海域與美軍航母編隊發生接觸。此時,卡爾文森號剛好在從釜山出發,往日本海,方向前行,俄軍巡邏機飛行軌跡精準切入航母防空識別區(ADIZ)邊緣,隨后沿順風方向實施模擬攻擊航線。仿佛有意挑釁美軍航母!
俄羅斯此次的行動,看似是一次簡單的“貼臉開大”,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戰略意義。一方面,這是對美國霸權行徑的有力回擊。美國長期以來憑借強大的海軍實力,在全球各大海域橫行霸道,肆意干涉他國內政。俄羅斯此舉,無疑是在向美國表明,即便在公海,也不會任由美國為所欲為。另一方面,這也是對俄羅斯自身實力的一次展示。盡管裝備并非最先進,但當俄羅斯憑借飛行員的高超技藝和堅定的戰斗意志,依然能夠在與美軍的對峙中不落下風時,美海軍苦心經營的威懾體系遭遇了戲劇性解構。
從時間線來看,卡爾·文森號在2024年12月份就抵達亞太地區,按照計劃,將在今年5月份結束為期6個月的戰斗部署,返回美國西海岸。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它在亞太地區頻繁活動,嚴重威脅到地區和平與穩定。美國此舉,無非是想通過軍事威懾,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俄軍這次的行動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實戰課。在國際局勢日益復雜的今天,中國海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來自美國海軍的威脅。俄羅斯“老大哥”似乎在向解放軍演示:下次遇到美軍航母,像這樣的近距離都是安全距離,完全不必畏懼。
這一事件也讓我們看到,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道路上,不能僅僅依賴裝備的先進程度,更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中國海軍應借鑒俄羅斯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實戰能力和應對復雜局勢的水平。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的海上霸權行徑不會輕易改變,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在未來的海洋博弈中,中國海軍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捍衛國家的海洋權益和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