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對于中國人來說這是個很特殊的節點,因為它既是個追思的節日,又是個多雨濕氣重節氣。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點出了清明這兩大特色。因此,清明的養生便是由這兩點入手,關鍵就在:祛濕,忌郁。
祛濕
清明時節正值冷空氣與暖空氣交鋒時節,因此空氣的濕度明顯增大,正是風邪入侵,濕氣較重的時節,因此清明養生重在祛濕。
此時便可以多吃一些紅薯、蘿卜、芋頭、山藥等秉承“土氣”而生的食物,可溫胃祛濕、補中和血、補精益氣。
忌郁
春季為肝氣當令宜順養肝氣。春季主生發,立春后,人的肝氣逐漸旺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此時,怡養肝臟最是需要調達舒暢,最忌郁結。因此,這個時候需要采取措施來舒暢肝氣,千萬不要過度憂思傷感了。
此時飲食上可以選擇“柔肝”類的食品,以清補為主,如如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注重養生的朋友若能做到以下五個清,那么這一年之內也可以長保健康少生病。
清肝氣
春宜養肝,因春季肝氣旺盛,到了清明最慎,因此此時亦是清肝氣的最佳時機。飲食宜多飲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白菊;生活宜心平氣和、樂觀豁達,平日可多外出踏青,散步沐浴陽光,保持心情舒暢。
清肺氣
清明時值春夏交替之際,寒暖空氣的交鋒使得氣溫變化差異大,很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呼吸系統,而使我們易感風寒。此時最宜多為我們的居室通風換氣,或是出門呼吸新鮮空氣,這便是給肺換氣清肺。不過此時空氣中花粉量大,所以有 過敏體質的朋友可以戴上口罩再出門。在飲食上則可以多吃銀耳、木耳、荸薺、百合、無花果、羅漢果之類的食物。
清脾胃
春季主肝,因此肝氣旺。然肝屬木最克土屬的脾臟。且清明時節連連陰雨,水汽盛容易出現脾胃濕阻的現象,在癥狀上體現為腹脹、胃痛、反酸等情況。此時可多食用西蘭花、洋蔥、大蒜、海帶、黑木耳之類的食品,忌口濕冷黏雜的食物,這樣就可以達到清脾養胃,不傷脾胃的效果了。
清心火
肝氣過旺易使血運逆常,從而損傷心脈出現心悸、失眠等癥狀,嚴重的還會誘發心絞痛。因此在清明時節也要注意清心火。此時最易早睡早起,適當鍛煉,既可以放松身心,緩解疲勞,也可以增強免疫力。
清經絡
中醫經絡理論認為,清明節氣通過疏通肝經可使身體氣機通暢、血脈調和。最合適的就是敲膽經、刮肝經。
敲膽經:找出大腿外側的中線,從靠近臀部的大腿外側根部到膝蓋外側,握掌由上往下輕輕敲打。
刮肝經:找出大腿內側的中間線,從大腿內側根部到膝蓋內側,使用刮痧板輕輕自上而下地刮,每天刮30至50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