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搞笑漫畫日和
腦子里閃過一個一個又一個名場面
1.
活著真好,活著還能看到《搞笑漫畫日和》動畫新作。
看到新作PV里那些角色登場,原班陣容再次集結,一股老熟人相見的欣喜感油然而生,但高清無損畫質又在提醒大家,上次見面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搞笑漫畫日和》在國內的火爆,其實比系列動畫的誕生要晚上許多,卻踩中了互聯網發展的關鍵節點。2010年,《搞笑漫畫日和》能一舉成為中文互聯網草莽時代的知名網紅,還是有些實力和運氣在的。
2.
稱《搞笑漫畫日和》是萬惡之源,沒有絲毫的夸張成分。
最為經典的逮捕歸案表情包,現在都還能用它證明“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在ACG領域,“寫作紳士,讀作hentai”的傳統,也源自這位嫌疑人,他的名言后被《命運石之門》發揚光大。
還有一些堪稱奇妙的顏藝,卻能精準表達人類某時某刻的想法,使用場景相當廣泛。
《搞笑漫畫日和》腦洞大開,就好像創作者和觀眾相聚一堂,吃了堆沒煮熟的菌子,顛覆一切常理。其精神狀態有多超前,無需用太多文字說明。
但它惡搞的名人名作、漫才般極快的敘事節奏,究竟為何能打破文化、語言的隔閡,使其在中國網民間廣為流傳?我想大半的功勞,當屬中文配音版的制作。
3.
《搞笑漫畫日和》中配版并非單純的日文翻譯、配音,而是融入了大量本土化改編。
當時為紀念畢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06級語言傳播系同宿舍的四位男生組成了配音小組“cucn201”,他們挑選動畫的部分集數,進行深度加工并上傳,改編、配音恰到好處地融入“僅國人可懂”的內容,與原作的無厘頭劇情相輔相成。
改編細節到連單集OP都沒放過,不光提到“世界杯沒有中國隊”,還講到“端午節是我們的”緊跟當時“怒斥韓國偷端午節和屈原”時事。正片劇情梗概起來倒是簡單,情緒與好笑指數層層遞進,因為莫名其妙的贈品貼紙憤怒抓狂的上司,搭配一聲語速極快的“坑爹呢”咆哮,讓人會心一笑。
《西游記:旅程的終點》里,豬八戒成應急口糧,剩余三人在旅途終點前展開了意味不明的比賽,炸裂的展開令單集內的梗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開篇孫悟空質疑:“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呀老濕!”,一句話就包含了“給力”“老濕”后續兩大網絡熱詞。前者不僅登上過《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甚至當選了“2010年十大網絡流行語”。
還有“我勒個擦”“一旦接受這種設定”“一定是打開方式不對”等等,資深網民應當知道這些網絡梗的熱度,以及在當時中文互聯網的使用頻率。
《搞笑漫畫日和》中配版不一定是以上文本的最早出處,卻肯定是它曾經風靡全網的重要助力。
這些充滿自由氣息的短視頻,在當時做到了一周點擊率破百萬,人人網、開心網等平臺都能看到《搞笑漫畫日和》中文版及其相關討論。時至今日,cucn201成員早已通過其他身份為人們所知,演員白客、小愛,配音演員寶木中陽,還有游戲主播NG熊王,但四人的微博ID仍然保留著“cucn201”的頭銜,以及“《日和》配音演員”簡介。
cucn201并非唯一一個嘗試為《搞笑漫畫日和》配音的團隊。據早些年媒體報道,他們是看到729配音組為《搞笑漫畫日和:世界末日》配音、受到啟發才開始創作,該集也大有來頭,包含阿杰、陸建藝、山新等知名配音演員的放飛表現。
此外,XP工作室、月聲配音社等社團,以及大量個人配音愛好者,都為《搞笑漫畫日和》在國內的熱度出過力。《搞笑漫畫日和》中配版背后,是網配圈最早為愛發電的記錄,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互聯網上普通人的創作,能爆發巨大能量。
4.
《搞笑漫畫日和》在中文互聯網的地位,穩穩地擺在那里。以至于后來“日和”成了個形容詞。
真要觀眾來仔細形容什么是“日和味”,每個人的答案又沒辦法表達得那么清晰。像《搞笑漫畫日和》一樣貧窮簡陋的畫面、過于脫線的情節、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角色,仿佛有什么東西在后面追趕的超高速對白與反轉節奏……總之是一種微妙的感覺,但像極了日本傳統喜劇表演“漫才”。
許多人將漫才稱作“日本相聲”,表演者分為“發呆役”與“吐槽役”,一個盡做荒唐事,一個加以評判,這類沒頭腦和不高興搭配,的確與中國相聲里的逗哏和捧哏存在相似之處,但漫才的節奏卻比相聲要快得多,也允許出現大量跳躍的、無厘頭元素。
有妖氣的漫改動畫《十萬個冷笑話》、萬合天宜的網絡短劇《萬萬沒想到》等,在互聯網火得一塌糊涂時,相關討論中,都出現過類似“一股日和味兒”的評論。
5.
至于《搞笑漫畫日和》的新作,是否還能在中文互聯網再現曾經的輝煌,答案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
距離前作爆火已經過去15年,面對該喜劇風格,觀眾接受度還高嗎?喜劇本就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笑出聲來,這取決于笑點從你的大腦劃過,究竟有沒有留下痕跡。快節奏的漫才減少了觀眾的反應時間,超乎常理的內容風格也需要對上電波,使得近年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脫口秀大會》中的漫才組合,口碑兩極分化。
此外,非官方中配版還能產生多大影響力?搞笑類漫改動畫《后街女孩》,在國內討論度也足夠高漲,然而寶木中陽上傳的非官方中配版,配音陣容集合了“全明星”陣容,卻未實現大范圍出圈。
一切只能說明昔日《搞笑漫畫日和》中配版誕生時機,互聯網內容環境相對自由,面對富有新意的UGC內容,網友樂于主動分享傳播,繼而形成規模效應。所以那時,許多人用過《搞笑漫畫日和》的表情包,但沒看過完整作品。
如今早已是信息爆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平臺流量分發、互聯網討論環境大變,使得爆款出圈難度增加。可是短視頻內容形態時下正興,新作若拿出“用吐槽創翻全世界”的氣勢,與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高度契合,是否又將引發一輪二創風潮?
一旦涉及時間線前后對比,的確容易讓人產生“時代變了”的感慨。但憂愁與《搞笑漫畫日和》的調性嚴重不符,我們也無需陷于這種情緒,畢竟聽聞4月7日動畫正式開播,誰還會在意自己究竟追的是逝去的青春,還是純粹的快樂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