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傳統合資車企還有哪些應對策略?如何實現逆勢反攻?
懷揣著這些疑問,寰球汽車于3月26日深入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一探究竟,試圖從中探尋傳統合資車企在轉型浪潮中的應對之道與突圍之機。
在新工廠落成典禮暨全新電動車型P7下線儀式上,當廣汽本田燁品牌首款電動車型P7從數智化生產線上緩緩駛出,現場瞬間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這不僅是一輛新車的誕生,更象征著廣汽本田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且關鍵的一步。
回首26年前的同一天,第一臺國產廣州本田雅閣(參數丨圖片)駛下生產線,將“全球同步”的造車理念首次帶入中國市場。奠定了廣汽本田在國內中高端轎車市場的領軍地位。而如今廣汽本田P7的到來標志著廣汽本田從燃油經典到智電先鋒的跨越,開啟了品牌發展的全新篇章。
在活動現場,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中國本部本部長五十嵐雅行表示,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是Honda在中國推進電動化戰略的重要基地,Honda將融合全球經驗與中國本土創新能力,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加速開拓電動化市場。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指出,開發區新能源工廠與全新電動車型P7是廣汽本田實現智能電動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和強有力支撐。廣汽集團將全力支持廣汽本田加快智能電動化的轉型升級。
可以說,新品牌、新工廠、新智造、新產品的層層遞進,不僅彰顯了雙方股東對廣汽本田電動化轉型的堅定支持與大力投入,更展現出合資品牌的勇于突破、自我革新的強大實力。廣汽本田也正在以徹底的變革姿態,昂首闊步邁入電動化的嶄新篇章。
盡管外界常認為合資車企在智電時代發展遲緩,但實際上,廣汽本田堪稱當前轉型最為果敢、迅速的合資品牌之一。自去年7月份提出的“蘊新智遠”計劃,明確表示將面向未來更智能、更綠色、更高效的經營轉變。到如今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正式落成,充分印證了其轉型決心與實際行動的高度契合。
據悉,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是Honda全球首座全新建設的新能源智造基地。這座新工廠總投資35億元,年產能為12萬輛,集合了30多項全球領先、50多項國內領先、近60項Honda全球首次應用的技術工藝。作為“蘊新智遠”戰略落地的核心支撐和關鍵舉措,新工廠通過全球頂尖制造技術與中國本土化創新經驗的融合,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智造的技術生態,也為廣汽本田的加速轉型奠定了基礎。
此外,這座工廠已經實現全鏈路數據貫通和智能高效柔性生產,通過MES系統與設備監控系統的100%數據連接提升生產計劃與實績聯動響應速度。在四大車間中,數智化技術的賦能也隨處可見。其沖壓車間采用了全伺服生產線,最快3.75秒生產一個/一對沖壓零件,零件生產完成后由機器人完成100%自動裝箱,并通過AGV將沖壓件準確運送到智能立體倉庫。
在焊裝車間,已經實現焊接100%自動化,應用行業首創的焊接AI檢測,確保車身焊點100%合格。在涂裝車間則采用行業先進的定量機和噴槍系統實現100%全車自動涂膠,結合視覺定位系統,打膠精度達到0.5mm;總裝車間整體自動化率達到國內汽車行業水平近3倍,導入零件自動配送AGV及直供輸送線,實現物流效率提升25%。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座工廠的特別之處正是在于,其既保留了本田精益生產的“工匠基因”(如“120%合格率質造體系”),又植入了中國數智創新的“智能思維”,實現了傳統制造理念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此外,為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目標,廣汽本田也將“投產即零碳”的理念植入了這座工廠,將環境效益前置到生產源頭。比如,在原材料方面,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在Honda全球體系內首次采用全新開發的低VOCs(揮發性有機物)雙組份清漆涂料,車身涂裝100%使用環境友好的綠色低揮發性水性涂料。
據悉,VOCs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前體物,汽車涂裝領域的VOCs排放約占整車制造環節的60%。而廣汽本田新工廠通過工藝廢氣的100%收集治理,搭配具有自主產權的VOCs深度處理技術,VOCs單位面積排放量低至4.4g/㎡,比排放標準進一步降低78%,遠低于歐美等地區的工廠均值,也體現了其在環保技術領域的深度革新能力。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深陷內卷化競爭的大背景下,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也深刻揭示了智電時代用戶價值的本質回歸:在技術創新遭遇瓶頸,唯有產品品質過硬并且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才能真正跨越發展周期。
依托26年品質積淀,廣汽本田也賦能P7豪華純電SUV品質新高度。其依托本田云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打造,據悉該架構是專門針對P7以及即將到來的純電產品打造的的全新純電平臺,具備高剛性、低重心、輕量化的架構底層優勢。也正是得益于這樣的特質,P7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高達68%,其中熱成型鋼占比25%,融合高級兼容性車身設計,扭轉剛度達到4萬?!っ?度,標配13個安全氣囊,榮獲2024年CCB中國十佳車身。
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升級的智電需求,廣汽本田還聯合博世、松下等世界級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科大訊飛等中國頂尖企業,為P7的核心技術提供最強支撐。在P7上,不僅應用寧德時代和Honda高標準定制的90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鋰大電池,還精心配備了一系列在合資車型中鮮見的越級配置,如華為的光場屏、科大訊飛的語音技術、電子外后視鏡、手機無線充電等等,全面刷新用戶的智能體驗。
這也充分說明廣汽本田已然深刻認識到,只有形成“全球經驗+中國方案”的技術生態,才能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質量控制等多個方面形成強大的合力與競爭優勢,為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傳統的內燃機時代向電動化時代的深刻變革,絕非僅僅局限于能源形式的簡單轉換,其所引發的變革浪潮必然是全方位、深層次的。這其中不僅涵蓋了研發模式與產品形態的全面創新與轉型,更涉及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生產制造流程以及盈利模式等一系列關鍵環節的系統性變革與重塑。而從廣汽本田的全新智能智造模式、全面整合全球優質資源等舉措也可以看出,其正以果敢且精準的戰略布局,深度契合這場行業變革的需求,在電動化時代的賽道上全力沖刺。
隨著新能源工廠正式落成以及P7在智電時代持續加速,一個“更智能、更綠色、更高效”的廣汽本田變得更加清晰,也為傳統合資車企在轉型浪潮中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模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