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被中方盤活的馬斯克,在受到特朗普的某種影響后,竟然開始炒作臺灣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馬斯克的再生父母。
如果沒有上海市的鼎力相助,恐怕現在的馬斯克早已陷入困境。
然而,他當上首富后,不僅成為特朗普的金主,還幫助其競選成功。
在國人看來這似乎是從龍之功,因此他在特朗普政府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然而現如今的馬斯克,雖然財大氣粗,在美國地位顯赫,非但沒有緩和中美關系,反而開始操弄臺灣議題,這無疑是恩將仇報。
回想2018年,特斯拉深陷產能地獄和財務危機。
馬斯克正面臨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特斯拉第二季度燒掉7.4億美元現金流,Model 3周產量卡在5000輛的生死線上,空頭瘋狂做空導致股價單月暴跌30%。
馬斯克甚至在采訪中哽咽承認,自己不得不用私人資產抵押來維持運營。
危急關頭,是中國遞出了救命繩索。
上海市政府以市場三分之一的地價提供了臨港工業用地,中資銀行以3.9%的超低利率聯合授信150億元
更有創紀錄的3天完成環評、12個月建成工廠的“中國速度”。
2019年,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制造成本相較美國直降65%,特斯拉季度凈利潤首次轉正,股票八個月內暴漲743%。
馬斯克身家隨市值飆升至2000億美元,登頂全球首富。
他個人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中,52%的價值直接源自中國產能。
正因如此,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必須反復向投資者強調:
“中國是特斯拉的第二主場。”
其實中國才是他的福地,如果沒有上海市的幫助,馬斯克和他的公司恐怕早就已經倒閉了。
當然馬斯克談論臺灣問題,也是因為受到特朗普的警告。
曾經他宣稱臺灣應該成為特別行政區,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但最近,他的言論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在最近一檔節目中,主持人談論中美競爭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
顯然在該產業占據制高點,就奪取了全球產業的關鍵點,而一旦兩岸統一,美國就不能再獲得臺灣的先進芯片!
馬斯克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想要保持領先,就必須在芯片領域取得絕對優勢。
而芯片的核心在于制造,有必要將臺積電的生產線全部轉移至美國。
關于臺積電生產線遷移美國的事情,其實早在拜登政府時期就已經開始籌劃了。
只不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轉移進程一直很慢。特朗普政府想要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就必須在芯片制造領域繼續掐中方的脖子。
因此,當臺積電宣布在美國投資上千億美元時,特朗普對此并不滿意,還要求對方繼續增加投資。
其根本目的并不是為了吸引投資,而是想要徹底吃掉臺積電。
但這對臺灣方面來說就顯得有些勉為其難了,因為芯片產業是臺灣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然而,賴清德等人既想要美方提供安全保障,又不愿意多花錢。
對于現在的美國政府來說,這顯然是不行的。
畢竟,連歐洲和加拿大都敢拋棄,更不用說小小的臺灣了。
而作為商人的馬斯克也應該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特朗普不可能永遠當美國的總統,等到民主黨人上臺后,他作為特朗普身邊的“近臣”,日子恐怕就不會那么好過了。
更何況,他目前在美國政府中并沒有決策權,所有的榮譽和權力都來自總統的授予。
一旦特朗普下臺,他必然會受到政敵的反攻倒算。
更何況,他還是一個商人,特斯拉的股價正在暴跌。
在此背景下,他想要通過炒作臺灣問題來提高自己在國內的政治聲譽,恐怕是打錯了算盤。
不可否認,這確實會影響一部分反華群體對他的看法。但當他開始操弄臺灣議題時,又會對他在華的業務造成影響。
既要討得右翼群體的歡心,又要獲得中國市場的利益,這根本就無法實現。
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作為精明的商人,相信馬斯克很清楚其中的門道。
其實,如果他還是像以前那樣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繼續擴大特斯拉在華產業,或許在特朗普下臺后,他的日子會好受一些。
如果馬斯克繼續打臺灣牌,他在華的產業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波及。
畢竟,大陸有的是方法來收拾那些反華企業。
參考資料 馬斯克最新表態稱“臺灣是中國一部分”,臺當局果然不高興了-環球網 馬斯克擔心無人提供芯片 臺積電魏哲家:錢到位 貨管夠-快科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