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換電能停嗎?1年130多億的投資浪費嗎?10年創業,蔚來的所有成果都是屁股決定腦袋嗎?
在這個無序競爭的商業環境下,我不知道有哪家企業是靠省錢活好的,但我知道任何發展的企業是需要花錢的!
直到今天,還要對蔚來指手畫腳的人,不妨也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真是李斌,你能把蔚來做的更好嗎?
財報過后,調整在即,新產品箭在弦上...李斌把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講了,可換來的還是指指點點,污言穢語,世風日下,難道輿論黑白不分了嗎?
文|鍋斯傅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要問我,今天造車新勢力的企業家最令我佩服的人是誰,我會毫無猶豫地告訴你:蔚來的創始人—李斌。
坦白地說,在這次輿論硬鋼蔚來不聽勸之前,我對李斌的管理風格和個人特點,了解的極其有限,知道的僅限他是資本眼中的「出行教父」,過去10幾年在出行領域幾進幾出,四十多歲,之前被人們戲稱為“最慘的男人”。
除此之外,別的幾乎一無所知。尤其對于李斌的管理風格、商業領悟力的了解和認知,都是從這場“從天而降”的輿論討伐中開始的。
如果沒有這次對李斌的質疑,像蔚來類似規模的車企,別說具體到到行政費用、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這些標準到底應該在多少是最合理的問題,恐怕人們除了公司的營收和利潤,當一份財報擺出來,能解釋出術語的人也許都不多。
同樣,在新能源普遍還不賺錢的背景下,蔚來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新勢力,也大抵也不會被太多人關注。是突然爆發的這場聲討才把李斌又一次推到世人面前。
身為一家企業的創始人、CEO,在面對員工和外部的質疑時,在企業和個人商業信譽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我想李斌所做出的果斷抉擇,所展現出的商業執行力,但凡接近過他的人無不對他刮目相看,無不對蔚來刮目相看。
這些質疑對于今天蔚來造成影響,甚至不亞于2019年那個缺錢的至暗時刻。
2月25日凌晨,借一位離職員工的「臨別諫言」,輿論就把蔚來10年來所有的工作成績都定義成“務虛主義”。我嘗試過從各個渠道去搜集這名叫“小小蝸?!钡耐暾ㄗh,可遺憾的是并沒能找到原文,只是根據知情媒體在報道信息中獲悉了一些形而上的方法論。
這些內容對不對?都對,但似乎放在今天哪家新能源品牌上也都對。與此同時,社會輿論從多方向質疑李斌和他的蔚來。在一夜之間,外界對蔚來的聲討就如大軍壓境,謾罵聲洶涌而來,仿佛此刻的蔚來已經危在旦夕。
我甚至設想,假如我是李斌,為什么要把這樣一個內容「置頂」?是蔚來真到了萬分危急的形勢?還是李斌的一只腳又踏在懸崖邊上,沒有一分一秒的時間可以拖延,也沒有一絲一毫的余地可以回旋?都不是。唯一答案是李斌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蔚來的出路問題,思考在任何一個階段蔚來是進是退,自己是戰是和,因為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養要求無事無刻都要對企業現狀真實掌握,并在必要節點火速做出選擇。
蔚來想前進一步,李斌和大家去說類似的話,大家不信;但離開的人說這樣的話,大家愿意相信,而這些放在哪家企業都對的話,放在哪個員工頭上也都對。
只有輿論把李斌的行為解讀成蔚來大勢已去,故建議李斌要么套現離身,要么停掉換電站的建設、停掉戰略技術的投入,用價格換回規模以后再從長計議。
但李斌沒有“就坡下驢”,他在果斷選擇和內部溝通,和行業伙伴溝通,和車主、供應商、媒體溝通,并斬釘截鐵地告訴所有人:「我們多掙錢,企業活下去,大家才能都滿意!」于是人們看到李斌用「餐桌上的時光機」,委婉講蔚來和寧德時代站在一起的畫面。
接著,又看到李斌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自拍視頻,拉著分眾的江南春、華為的余承東、科大訊飛的劉慶峰來宣告“蔚來ET9換得來創業者和高階人士的認可,也撐得起中國新能源創新技術的門面。”
李斌的膽識,讓人折服,但也令人為他捏一把汗。明擺著,蔚來這個規模的企業,要頂民族大義做技術旗艦,但與稱之為民族品牌的企業,力量對比天壤之別。拋開利潤,一汽的規模是蔚來的15倍,比亞迪的市值是蔚來的20倍,就連奇瑞、長安的1年營收也頂得上5、6個蔚來。
過去5年,有共和國之子頭銜的一汽集團平均每年200個億以上的研發投入,都避開了純電旗艦的賽道,蔚來怎么敢用130億的研發就來造旗艦。再者,你李斌是誰?自主創業者,民營公司CEO,歸根結底是個政治素人。
對手是誰?央企、國企,世界新能源規模第一,別人都是資源強人,政治資源、資金規模、文韜武略、體系機制。蔚來要在基建和旗艦上和別人硬剛,能這么干,敢這么干的人,不是飛蛾撲火,以卵擊石?
勸李斌的人,也許從沒假設過自己是李斌。當真假設自己是李斌,蔚來也沒有任何勝算,蔚來過去10年,但凡一次危機出現時,李斌都不可能逆勢翻盤,李斌的每一天就應該是兇多吉少、在劫難逃的!換成別人,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是常態,講情懷、熱愛...美圖秀秀的蔡文勝、餓了么的張旭豪,即便是和汽車有關的仰融、何小鵬,面對自己當年精心孵化的事業要變現,哪個不是說跑就跑,毫不含糊?
無論是5年前的險境之下,還是5年后的規模承壓,就算李斌脫手蔚來,別人都同樣無話可說。
所幸這世間有時候還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
偏偏這個“愣頭青”,每次還能絕地反擊,明明從來就沒有優勢的蔚來,非但沒中道崩殂,也沒被同行收購,倒反李斌帶領的蔚來一次次扭轉了局勢,殺出一條血路。誰說得清,這到底是天意,還是天助?
在我看來,李斌不僅是這次,過去每一次李斌選擇直面問題的時候,都是偉大的!因為他選擇的是反對原創開倒車、維護國家產業創新和民族企業技術尊嚴的路徑。
設想一下,如果2020年以后,蔚來在轉危為安時李斌脫手,讓產業資本或政府企業接盤,蔚來的迭代創新,也許早就遵從其他企業一樣搞差混、上增程,整合換電網絡,邁向盈利或關門的大結局了。
那么今天的一切都要另當別論,但李斌自己一定會從當年那個最慘,成為今天最幸福的人!可正因為有了李斌一次次的果斷和堅持,蔚來的走向和局面才會截然不同:圍繞“儲換充一體”、“多品牌共存”、“技術對標特斯拉”的種種不同
圍繞“儲換充一體”的多元補能優勢沒有成空話;中國企業對標特斯拉的只有功能對標沒有技術對標;換電站從國家基建下放成個人也能參與的民間投資;連頂級ICT企業打造的旗艦豪華面露難色;全球出貨第一的電池企業站到蔚來身邊也團結起來搞換電......李斌領導蔚來在純電新能源堅持探索的這10年,可歌可泣!
事實證明,以小博大的創新和嘗試,成功是小概率的但不是不可能的。規模再大的體系,拿不出創新成果,都是徒勞的,走上和別人趨同的路線,經營是堪憂的,但也是有價值的。
某種程度上,蔚來已經以一己之力,摘掉外人眼里中國汽車大而不強的“印象”,以一己之力單挑補能網絡的“神話”??赡芪覟槔畋蠼泻?,有人認為可笑。蔚來有什么值得別人借鑒的?
李斌贏了嗎?蔚來贏了嗎?非但沒贏,反而徘徊在利潤紅線以下,成立10年累計530億的研發還沒有逐一變現,蔚來的3千座換電站,不到國內加油站總數的3%,70萬純電新能源還沒能形成普遍的消費觀。
但這些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目標,誰能都寄希望靠李斌一個人去實現?我何嘗不知道那些希望李斌聽勸的人,自始至終,對李斌和蔚來極盡嘲笑、反諷、幸災樂禍、尖酸刻薄、謾罵抹黑,因為在妓女的思想里,沒有人是不賣的,有的話也是價格沒談攏。
李斌看到蔚來的問題,正面回應,對內對外自我檢討,以致造成一家企業出現的決定,都是李斌拍腦袋的決定。總之,一切過錯都在李斌一個人身上。而對于戰術的實操者、執行者、上下游、客觀環境,建議李斌聽勸的非但不予譴責,反而把所有客觀因素當做正當借口。莫非當真世風日下,黑白不分了嗎?
相信李斌,是因為我相信蔚來這家企業的作為是正確的。至于他有沒有犯過錯誤,是不是個完人,我無法評論。但無論如何,認識問題、面對問題、改正問題,在一家企業發展受挫后,作為第一責任人,李斌沒像有的企業者一樣,兩耳不聞,抽身立場。
盡管還沒到為李斌鼓掌的時候,盡管蔚來還要在接下來半年時間里繼續跑規模,鋪基建、上新車,盡快盈利,能怪李斌不作為嗎?誰又算得出蔚來是用怎樣的底子去做多大的事兒?
想起郭德綱時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我們老話說得好,聽人勸吃飽飯,可我挺厭惡那種不了解前因后果就讓你聽勸的人,對于這種人,你要離他遠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蔚來走多遠我不知道,但此刻的李斌值得讓人佩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