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網紅品牌都是代工廠貼牌,配料表還造假,不如我們眾籌找工廠自己做!”在社交平臺上,一則關于“眾籌找工廠定制貓糧”的帖子引發熱議。
這并非異想天開。如今,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超千億,部分品牌瘋狂堆砌“凍干添加”“功能細分”等概念時,原料造假、檢測缺失、售后甩鍋卻成為潛規則。這種“偽創新”內卷,正讓行業走向畸形,消費者陷入高價買焦慮的困境。
河北某代工廠用雞肉粉+淀粉冒充“90%鮮肉”,出廠價僅8元/斤,貼牌后售價暴漲至80元;所謂“功能糧”實際僅添加0.01%益生菌,遠低于有效劑量,卻以3倍價格收割消費者;某品牌被曝送檢樣品與實際商品成分差異超40%,但平臺以“批次不同”搪塞投訴……
偽“高端糧”“功能糧”橫行,無形中擠壓了優質品牌和產品的生存空間。不僅如此,正規商家同時還要面對市場上低價劣質商品的競爭。更有甚者,一些偽劣商品因為價格夠低,反而受到某些平臺的流量扶持,導致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而消費者在這些平臺買到“假糧”“毒糧”時,屢屢遭遇售后難題,有時甚至只能吃啞巴虧。黑貓投訴平臺上,有寵物主投訴稱,在某低價電商平臺購買的貓糧導致貓咪中毒死亡,要求客服提供質檢報告和退款、賠償,皆無果。
面對行業“偽創新”內卷下,消費者與品牌間的信任危機,京東超市選擇了一條更務實的突圍路徑——與其讓消費者被迫“自力更生”,不如用服務重構行業標準。
3月27日,京東宣布加磅力推寵物業務,公布超市寵物業務2025年最新戰略,將補貼1億元,通過分析百萬商品,為品牌、商家繪制爆品路線圖,實現銷售超千萬的爆品數量翻倍。
京東超市寵物業務今年將實施四項舉措助力品牌和商家高速增長,第一項是用戶價值挖掘,為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第二項是商品規劃共創,通過對市場上一百萬款商品的分析,為品牌和商品繪制爆款商品基因圖譜;第三項是營銷加磅,投入一億元幫助品牌銷售增長超兩倍。
第四項是服務升級,包括不愛吃包退覆蓋99%的寵物食品,參與原料透明的寵物食品進入京東倉庫每個批次均進行三方檢測,從京東超市購買的寵物30天內生病就醫,最高給予2000元補貼。
京東超市是優質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已積累350萬寵物建檔用戶,4000多萬成交用戶,其中高凈值人群占比38%。
在寵物行業瘋狂“內卷”的當下,京東超市甩出的“王炸”組合,不僅是給毛孩子、鏟屎官撐腰,也給了優質寵物品牌商們足夠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