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江南時報一篇名為“山歌嘹亮,響徹四方,也來談談刀郎”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熱議。
這篇文章一共有7000字,老默關注刀郎這么多年來,第1次看到有人愿意拿出如此長的篇幅去評價一位內娛明星!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創作編導室主任,國家一級編劇吳國平。
在吳國平看來,刀郎就是天選之人,用理想和智慧化解了所有的打壓,排擠與紛爭
而刀郎之所以能成為現象級明星,離不開以下7件事
第一,他的作品完全是中國化的,是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汲取
第二,他的作品彰顯著原創精神
第三,他的作品是為天下蒼生而生,具有一種巨大的悲情力量。
第四,他的作品跨越千年,縱橫捭闔,充滿了想象力
第五,他才華橫溢,把能力融合到了自己的音樂作品中。
第六,他的創作非常接地氣
第七,他的經歷充滿坎坷,卻從未放棄
從這樣的評價可以看出,吳國平顯然對刀郎過往20多年的經歷做了深入了解,包括他的音樂、生活經歷、明星恩怨等,也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客觀評價對方。
在提到刀郎隱退的那10年時,吳國平的觀點是福禍相依。
禍,是因為刀郎被迫退圈十年,那是他最好的年紀,而當明星長期消失在大眾視野中時,很容易被遺忘。
福,是因為他遠離了喧囂與浮躁,遠離了娘p和媚俗文化帶來的侵蝕。
對于像刀郎這樣的原創音樂人來說,遠離世俗尤為重要,如果他沒有消失10年,以他當時的影響力和威望,很難有機會靜下心來創作,更不會寫出彈詞話本、山歌聊齋等傳世佳作。
正如吳國平所言,苦難塑造了刀郎的堅韌樸素,厚重,敏銳,熱愛、高闊等品質,也正是因為這些品質,年過五旬的他在生理機能退步的情況下,還能得到2100萬粉絲的追捧。
隨便發個視頻就有數百萬人圍觀,隨便開場演唱會就能有十萬人陪著他哭,一個祝福視頻就能讓武漢酒店業GDP暴增,刀郎的神話還在延續。
一直有人問,怎樣的音樂才是好音樂?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每個聽眾的學歷、背景、經歷、三觀都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絕大多數普通人網友心中,走心比技巧很感人!
刀郎的西海情歌,手心里的溫柔,謝謝你,每一次唱都會引來臺下數萬人合唱,并不是這些作品比《山歌聊齋》更優秀,文學水平更高,而是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
所以,刀郎現象給內娛明星敲響了警鐘,想要長時間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就一定要創作接地氣的作品,人在做,天在看,踏實做事的人,終究會得到眾人的認可!而那些靠流量、靠資源和噱頭上位的明星,終究會為自己過往不堪的言論和行為買單。最后一個問題,如果刀郎去你所在的城市開演唱會,你愿意花錢買票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