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扶持。深圳市政府不僅引導基金及其子基金為我們解決資金難題,還在場景和政策上給予了許多支持。”3月24日,自變量機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EO)王潛告訴記者。
王潛所在的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初創型科技公司,主要從事具身智能大模型研發。得益于深圳科技金融相關利好政策“撐腰”,目前該公司研發的機器人已具備獨立感知、自行決策能力。
王潛的案例是深圳以金融創新破解科技企業成長痛點的縮影。時下,深圳正以“耐心資本”構筑科技企業成長底座,以“大膽資本”探索前沿科技“無人區”,一場資本韌性與膽識的變革,正在這座創新之城悄然上演。
“耐心資本”在長周期中陪跑
據深圳市財政局數據,2015年以來,深圳實繳出資超1500億元,批次設立13只政府性投資引導基金,累計撬動資本金近5000億元,支持8000多個產業項目。
如今,這8000多個產業項目中,已有如云天勵飛、華大基因、邁瑞醫療等成為行業頭部,超1500家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近600家企業成功上市。
“深圳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成立了千億級的產業引導基金、百億級的天使母基金和20億元的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深圳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介紹。
深圳政府引導基金堅守“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底色,通過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形成覆蓋種子期、天使期、風險投資(VC)、私募股權(PE)階段全鏈條投資體系。
“借助天使母基金的影響力,我們成功對接到第一個大客戶。在不到一個季度的時間里,我們切入基因測序行業。”墨芯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王維說。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要從事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開發等業務。在公司的成長之路上,天使母基金不僅帶來基金直投,還引來前海方舟等多只子基金續投。
“我們將用天使母基金、科技創新種子基金以及未來成立的概念驗證基金和中試基金,打造從‘書架到貨架’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體系。”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向東表示。
“大膽資本”在關鍵時期蹚路
如果說“耐心資本”是“長期陪跑者”,那么“大膽資本”便是“前瞻狙擊手”。
2024年,深圳在全國首提“大膽資本”。今年3月11日,《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發布,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市政府性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引領發展“大膽資本”。
以深圳科技創新種子基金為例,該基金在2023年第二十五屆高交會上發布,一年后的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上,該基金風險補償方案推出,旨在通過“基金+保險”,進一步推動更多金融資本大膽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案以種子基金投資的種子期企業或項目為保險標的,通過保險分擔被投項目中的科技成果轉化風險,保險期限最長可達15年。
而在子基金到期時,則由專業第三方機構對科技成果轉化結果進行認定,對于未能成功轉化的項目,保險機構將根據約定賠償相關方的損失。同時,建立“保投聯動”模式,保險資金可以通過“優先認購權”參與種子期項目投資。
不難發現,深圳正通過這樣一系列制度設計,大膽破題資本“不愿投、不敢投”的痛點。
“不以單一項目的虧損或未達考核標準對投資行為全盤否定,助力投資機構更有底氣、更加大膽地進行長期投資,便于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拓展市場的關鍵時期,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云飛表示,下一步,深圳將對政府投資基金和國資創投機構的考核機制進行優化,探索建立盡職免責相關制度。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羅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