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一對新婚夫妻在12年前經歷了一場車禍不幸去世,只留下了他們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
年輕夫妻生前最盼望有屬于自己的孩子,沒想到在他們去世好幾年后,他們的孩子竟然呱呱墜地。
這個孩子究竟是如何出生的?爺爺奶奶又是如何做到在小夫妻離世幾年后抱上了孫子?
有人說這是違背了人倫常理,有人卻認為是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于孩子的愛將他帶來了這個世界。
12年后的今天,他們的孩子“甜甜”已經7歲,成為了兩個家庭的精神支柱。
現在他們生活的如何?
車禍遇難,冷凍胚胎
2011年,沈杰和劉曦步入婚姻殿堂,兩人一個是警察,一個是幼兒園教師。
生活幸福美滿,在外人面前也是公認的金童玉女。
就在二人認為日子會越過越好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兩個人都十分喜愛孩子,但是在長達兩年的婚姻里卻始終沒有懷上孩子。
去醫院檢查之后才發現是身體的問題,沒有辦法自然受孕。
好在現在的醫療技術已經足以解決他們的問題,醫生提出讓他們決定嘗試試管嬰兒技術。
有了能夠做母親的機會,劉曦當然不會放棄,果斷應下。
盡管她知道懷上試管嬰兒需要不停的打促排針排卵,非常辛苦,她也愿意承受。
經過多次取卵、體外受精等艱辛過程。
2013年3月20日,他們兩人終于等到了醫院的通知,胚胎培育成功,可以進行移植手術。
兩人喜不自勝,認為這些年來所受的辛苦沒有白費,終于等來了自己的孩子。
接下來只要去醫院里將胚胎移植到游戲的子宮內,他們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了。
然而當晚可能因為兩人太過高興,夫妻倆竟然在回家途中遭遇車禍,雙雙離世。
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讓兩個家庭陷入了無盡的悲痛。
沈杰和劉曦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離世讓四位老人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然而,在絕望中,他們想起了醫院里冷凍的4枚胚胎。
這些胚胎不僅是沈杰和劉曦生命的延續,更是兩個家庭最后的希望。
兩家的大人一拍即合,無論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孩子們的血脈延續下去,于是他們火速趕到了醫院。
然而,根據中國法律規定,胚胎的處置權僅屬于夫妻本人,醫院拒絕將胚胎交給四位老人。
無奈之下,雙方父母選擇對簿公堂,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爭取胚胎的處置權。
醫院這種做法也確實有理有據,因為代孕在中國是違法的,且胚胎的歸屬權存在爭議。
一審法院以“胚胎不能繼承”為由駁回雙方父母的訴求,但四位老人并未放棄。
第二次,無錫中院二審改判,認定胚胎為“特殊之物”,并允許雙方父母共同監管。
就這樣,兩方父母才最終獲得了孩子的胚胎。
跨國代孕,甜甜的誕生之路
拿到胚胎后,兩個家庭面臨的下一個難題是如何讓胚胎孕育成生命。
由于中國法律禁止代孕,他們只能將目光投向國外。
一開始他們選擇了柬埔寨的代孕機構,但又在那里沒有選擇到合適的代孕媽媽。
經過多方打聽,他們最終選擇了老撾的一家代孕機構。
2016年,此時新婚夫婦過世已經三年。
沈杰的父親沈新南和劉曦的父親親自將胚胎送往老撾,這一路充滿了艱辛與忐忑。
為了將胚胎安全運送到老撾,四位老人做了充分準備。
他們購買了專業的液氮罐,確保胚胎在運輸過程中保持低溫。
最終,胚胎被成功運送到老撾,并植入了一位健康代孕母親的體內。
代孕母親叫做坤達,是老撾當地的一名年輕女子,被選中后,四位老人對她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不僅全程陪同每一次產檢,還專門咨詢了孕期飲食與保健知識,確保胎兒健康發育。
2017年12月,甜甜順利降生,是一個小男孩。
此時距離他的父母離世已經過去了四年,但他卻很幸運的被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盡管甜甜出生在老撾,但四位老人一眼就認出,這個孩子繼承了沈杰與劉曦的容貌特征。
兩家父母給孩子取名叫做甜甜,希望他這一世平平安安,甜甜蜜蜜的過完一世。
甜甜的出生,并未結束這場生命接力。
根據中國法律,出生在老撾的孩子,需要提供親子鑒定證明才能獲得中國國籍。
四位老人分別與甜甜進行了親子鑒定,最終成功將他帶回中國。
盡管甜甜的父母早已離世,但他的出生讓四位老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和親情的溫暖。
甜甜的誕生不僅是科技的奇跡,更是兩個家庭堅持不懈的結果。
從爭取胚胎到跨國代孕,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和風險。
正是他們對生命的執著和對親情的堅守,最終讓這個奇跡成為現實。
甜甜的出生卻被許多人詬病,認為雙方父母觸碰到了倫理與法律的底線。
很多人認為,盡管甜甜的誕生充滿溫情,但其背后涉及跨國代孕的灰色地帶。
老撾代孕機構的介入暴露國內輔助生殖監管漏洞,也引發對代孕商業化、女性權益保護的擔憂。
畢竟雖然對于雙方父母是不得已之舉,但是對于那個代孕的女孩來說,卻是被實實在在的當成了商品。
如果這個不良風氣開了口子傳回國內,那么國內又會出現多少女孩子的子宮被當成商品的不良現象。
這個事情更是推動公眾反思:如何在尊重生育權與防范倫理風險間找到平衡?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讓“遺腹子”在無父母的環境中成長是否人道?
就算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可以給予孩子成長時足夠的耐心與關愛,但終究他們的角色沒有辦法替代孩子的父母,這是不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
更何況他們與孩子的年齡歲數相差過大,萬一發生不測離開人世,那么孩子又該由誰來撫養長大?
會不會出現孩子還沒長大,正是課業繁忙之際,反而要去照顧年邁體衰臥病在床的祖父祖母呢?
但也有一部分支持者則認為,甜甜的出生是生命權的體現,更是對逝者意志的尊重。
如果因為法律的限度和道德的底線使得這一家人沒了香火,新婚夫妻的遺愿不得已實現,那么也是十分遺憾的事情。
案件折射出傳統家庭觀念與科技倫理的激烈碰撞——當科技突破生死界限,社會是否準備好接納其帶來的身份重構?
甜甜的成長與家庭新生
如今8歲的甜甜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共同呵護下成長。
為彌補父母缺席,讓甜甜在更加好的環境下成長,老人們分析了網友們說的利弊,開始了明確的分工:
爺爺負責接送上學,外婆輔導功課,奶奶打理生活,外公記錄成長點滴。
家中掛滿沈杰與劉曦的照片,老人們常對甜甜說:“爸爸媽媽在國外工作,等你長大就能見面。”
爭奪胚胎期間,雙方家庭一度劍拔弩張。
隨著甜甜的到來,老人們逐漸放下芥蒂,共同購置房產組建了一個聯合家庭。
因為小小的甜甜,將兩個破碎的家庭重新粘合了起來。
每逢節日,兩家人聚餐出游,用愛編織出新型家庭模式。
沈杰父親坦言:“甜甜是我們活下去的動力,也是兩家和解的紐帶。”
對于新婚夫妻的事兩方父母都感到十分的遺憾,但對于甜甜的降生他們又感到分外的行為,他們覺得甜甜是上天,贈與他們的禮物。
不忍心讓他們今后的日子過得太苦,只能在回憶和懷念中度過。
據悉,甜甜已就讀小學二年級,成績優異且性格開朗。
盡管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但是甜甜依舊在爺爺奶奶,外婆外公4位老人的保護之下健康成長著。
而四位老人也健康狀況良好,近期他們共同參與了一檔公益紀錄片拍攝,呼吁社會關注失獨家庭權益。
沈杰父親也在節目之中透露,計劃在甜甜成年后告知其真實身世,“希望她理解,她的誕生承載著太多人的愛與勇氣”。
12年前的車禍按下幸福的暫停鍵,12年后的甜甜用笑容重啟兩個家庭的未來。
這場生命接力不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親情超越生死的力量見證。
然而,甜甜的成長之路仍布滿未知,例如她該如何面對身世真相?社會能否給予更多包容?
這些問題將伴隨她的一生,也提醒我們當科技不斷突破生命邊界,唯有法律與人性并進,才能讓每一個奇跡真正溫暖人間。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