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期貨日報報道,3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10%的關稅。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說到這次中方的反制反應,那真是夠精準的。相關資料表明,這次針對美方加征關稅的產品,主要都是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豬肉、牛肉等一大堆農產品。很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實際上美國這幾年的“去工業化”,導致了所謂的“美國制造”的商品和工業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相當有限。尤其是我們中方,作為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和制造大國,自然不會把美國那些商品放在眼里。所以,盡管美國自認為是科技強國,但對華出口的主要品類還是農產品。
特朗普在3月初宣稱加征關稅只會帶來“小波動”時,他或許沒料到短短二十天后,美國三大股指會集體進入技術性回調,超過2000億美元資本從美股出逃轉向歐洲市場。更諷刺的是,這位曾在2012年放話“道指跌千點就該彈劾總統”的商人總統,如今面對自家任期內的1300點暴跌,卻突然成了“宏觀經濟長期主義者”,反復強調要把目光投向“中長期”。這種態度轉變的背后,是連財長貝森特都不得不承認的殘酷現實:“無法保證”經濟不會衰退。
特朗普(資料圖)
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的增長形勢正在惡化,步入衰退的風險顯著上升。各大機構的研究數據都指向美國經濟將出現巨大萎縮,雖然在對外公布的內容中,不斷強調了“不確定性”這幾個字,但從數據上已經能明顯看出,美國經濟增長的動能正在減弱。很顯然,特朗普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近段時間以來,他收斂鋒芒對美國的經濟問題避而不談,而當他在公眾場合遭到質疑時,他也只會強調在他的任期內美國的經濟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未來會怎樣,中美元首是否可能坐下來談判?外交部對此保持謹慎,沒有明確表態。這種模糊處理既保留靈活空間,又避免暴露底牌。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沖突不會輕易結束,兩國間還有漫長且復雜的一輪輪較量。而每一次交鋒都將牽動全球產業鏈布局和經濟格局變化。有人說,中美貿易戰只是兩國間的一時摩擦。但事實遠比想象中復雜得多。從精準打擊到市場反饋,從策略博弈到國際影響,每個環節都透露著力量與智慧的碰撞。這不僅是國家利益之爭,更是一堂關于現代國際關系的大課。
特朗普(資料圖)
3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中美領導人將在近期舉行會談,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美國商務部表示,在政府設備上禁止使用DeepSeek,你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首先關于你的第一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你的第二個問題,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我們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如今特朗普聲稱中美領導人將在近期舉行會談,雖然目前外交部并未給出明確回應,但這一消息無疑給中美關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若會談能夠舉行,將為中美兩國提供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雙方可以就經貿、氣候、地區安全等諸多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尋求共識與合作的機會,推動中美關系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反之,若這只是特朗普單方面的言論,最終未能促成會談,可能會讓外界對美國政府的外交決策和溝通機制產生質疑,也可能給中美關系的穩定帶來一定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