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干嘛的?
-教圍棋的。
——《棋士》
文丨舊故麻袋
淺看當下國產懸疑劇格局,愛優騰各自發力。
愛奇藝作為前輩,曾有過輝煌的巔峰期,“迷霧劇場”憑借兩部“天花板”懸疑劇開了好頭,可后來的作品良莠不齊,前期積攢的好感被漸漸消磨,之后更是一蹶不振,雖然每年還是會對它有所期待,但已后勁不足,稍顯落寞。
騰訊眼見愛奇藝這邊撐不起懸疑劇半邊天了,便躬身入局,推出“X劇場”,初期便帶來了兩部超強作品,在2023年攢足了口碑,一部是豆瓣9.4的“年度神作”《漫長的季節》,另一部是豆瓣8.5的“古裝懸疑”《繁城之下》,由于這兩部作品太翹楚,導致后面出現了和“迷霧劇場”一樣尷尬的境地,《黑土無言》的口碑下滑就是最好的佐證,不過后勁很足,畢竟才起步2年。
優酷得益于早年《白夜追兇》這部劇的口碑,做“懸疑劇場”讓觀眾更為信服,自然想分一杯羹,于是帶來了“白夜劇場”。
為了區別“迷霧劇場”和“X劇場”,優酷的“白夜劇場”劍走偏鋒,更專注“社會派推理”路線和創新懸疑題材,像《微暗之火》、《新生》、《邊水往事》都是我們在懸疑題材里不常見的作品,縱然優酷走的是一條險路,但就目前格局看倒是更有生機,雖然《白夜破曉》想上演一出“熹妃回宮”,最終失敗,但今年的局勢,仍然向好。
三家平臺的懸疑劇場最終誰能笑到最后?目前仍是未知數,看著今年三大平臺這架勢,似乎是打算好好打一場了。
年初,“迷霧劇場”率先上線了《漂白》,雖然該劇頗有爭議,但必須承認它熱度確實高,開播僅六天,就成為“迷霧劇場”誕生以來首部內容熱度破萬劇集,若不是后面的劇情爭議,它絕對是能帶“迷霧劇場”重回巔峰的“救世主”。
之后“迷霧劇場”又接連推出了《燃罪》、《黃雀》兩部擁有差異化和創新性的懸疑新作,后面還有待播的現實主義懸疑刑偵劇《烏云之上》、紫金陳老師小說改編的又一力作《低智商犯罪》、改編自魯迅文學獎得主同名小說的《借命而生》……今年“迷霧劇場”的作品確實不容小覷,都是硬茬。
眼瞅著“懸疑老大哥”愛奇藝咔咔放片,騰訊和愛奇藝都坐不住了,騰訊的“X劇場”率先加入“混戰”,帶著現實主義懸疑新作《棋士》入場,優酷的“白夜劇場”緊隨其后,官宣了全新力作《沙塵暴》。
顯而易見,一場全新的懸疑劇場排位賽正式開打。
在一眾官宣的懸疑作品中,目前看來《棋士》的熱度最高,不僅是因為超贊班底和超強陣容,更因為這是王寶強闊別12年回歸劇圈的第一部作品。
《棋士》
加上劇情是通過“圍棋博弈”來進行核心敘事,自帶噱頭和亮點,所以《棋士》能“火”,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開播當天我就迫不及待去刷了2集,看完覺得必須說點什么,因為確實有點“意外”。
“意外”的源頭不是這劇“殺瘋了”,也不是這劇“翻車了”,而是在《漫長的季節》式的“慢節奏”里,《棋士》發力確實不足,略顯溫吞了,沒有緊張感,也沒有懸疑感,所以是“意外”。
先說《棋士》讓人驚喜的地方。
作為現實主義懸疑題材,這部劇確實很“現實”,把主角崔業(王寶強 飾)如何從一名慫慫的圍棋老師變成一名“嗜血”的犯罪大拿,交代得清清楚楚。
這種清楚是指觀眾對角色身份上的共情,而且崔業這個角色太適合王寶強了,甚至在當下都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備選。
崔業有多慫?慫到扔人堆里都可能察覺不到他,慫到感覺是個人都能欺負他兩下。
在學校,雖是圍棋名師,但既得不到學生的尊重,也得不到校長的尊重。
比賽得冠軍,在表彰會卻坐在最邊緣,發言被截胡、茶杯沒有水,他是小人物,說話沒有分量,想要回獎杯和獎金,卻被校長斥責太貪心,還被校長要求陪老板下棋,而且必須輸,因為“只有輸才是贏”,崔業孤傲,當場拒絕,卻被校長數落。
回家路上路過肯德基,想買給兒子當禮物,卻發現錢包沒錢,去信用社取個錢還被經理呲,騎個車還能被差點撞到他的車主罵……
崔業老實、嘴笨,和哥哥崔偉形成鮮明對比。
崔偉(陳明昊飾)一出場,就自帶氣場,一套皮夾克是當時最流行的衣服,身為警隊隊長,有本事也有面子,同樣是慶功宴,弟弟崔業是被糊弄的那個,而他是被奉為“英雄”的那個,連帶著母親也一起沾光,被一眾同事稱為“英雄母親”。
崔偉作為哥哥,又作為家中光宗耀祖的那個,天生喜歡管著弟弟,就連弟弟的兒子他也一并管了。
崔業因為兒子炎炎有天分,一直想逼他學圍棋,可兒子更崇拜身為警察的大伯,這讓崔業感到不痛快,覺得哥哥崔偉處處壓他一頭,包括在育兒上。
崔業眼里的世界是憋屈的,面對領導欺壓只能唯唯諾諾、被學生捉弄只能尷尬苦笑,他無法奮起反抗,直到兒子病重卻囊中羞澀,這成為了壓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為了靠自己的本事救兒子,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去陪老板下棋,而且還得“輸得漂亮”,這樣才能拿到兒子的救命錢,結果去信用社取錢的時候被卷入一場搶劫案。
劫匪窮兇極惡,只想要一條生路,最后卻被警察逼到無路可退,只能用下下策,捅傷人質,逼迫警察撤退。
深諳棋藝的崔業為了活命,也為了想贏哥哥一次,憑借超強記憶力,幫助劫匪脫困,并且成功逃離警方追捕,甚至在逃命路上利用車禍解決三個劫匪。
一開始,崔業干的所有“壞事”都不是他主觀想要做的,他只是為了活命,為了兒子,可越到后面,就越發覺得這盤人性棋下的很是過癮,作為棋癡,這局撲朔迷離的人性棋局,他停不下來,所以他才會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從“憨傻”到“陰鷙”,是因為看盡了身邊的世態炎涼,他一直是個不起眼的人,可他也想站在聚光燈下被簇擁,成為那個不被看扁,被重視,有自尊的人。
他享受謀劃犯罪時的冷靜狠厲、也會在威脅對手時微抿笑,預告片里甚至有他點燃汽油后的漠然,白切黑后,他冷峻到讓人脊背發涼。
他不想成為哥哥的反義詞,更不想再被哥哥壓上一頭,所以崔業的“黑化”其實不是一瞬間的選擇,而是日積月累的反抗。
再來看看《棋士》讓人擔憂的地方。
第一集的破綻很多,特別是后半段,崔業設計路線幫助劫匪逃跑到劫匪被崔業利用車禍完成三殺,這里的巧合實在是太多了,只能說是一次次的巧合讓他最后逃出升天,中間只要出現一點點的問題,他都沒辦法身退。
第一集的節奏也有問題,倒序會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故弄玄虛”,其實明明可以從崔業得獎那里開始的,結果偏偏在開頭安排了一個“殺人回憶式”的特寫,然后才回到“三天前”的敘事,最終又繞回開頭的時間線。
而且節奏比較慢,觀眾的代入感會很差,即便在服化道方面做得還不錯,氛圍也做的不錯,但節奏問題很大,直到第二集后半段才讓人稍稍覺得有點東西了,這樣的鋪設太慢了,懸疑劇的第一集很重要,要是沒有第一集的勾子,就很難留下觀眾。
還有就是王寶強自身的演繹,還是自帶王寶強特色,沒太大突破,演繹小人物對他來說就是舒適圈。
這里要夸一夸陳明昊,陳明昊真的是被“王胖子”給耽誤了,讓大家誤以為他只能演喜劇,他早該走懸疑這條路的,太適合他了,這次是他繼《漫長的季節》后又演警察,自然和松弛成了他最大的優勢。
作為大哥,他表面光鮮,實則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贅婿,在身為局長的岳父面前,他永遠是小弟,他也有自己的不痛快,但他還是要在家中擔任起家長的角色,因為父親去世得早。
他對侄子寄予厚望,是因為老崔家就這一個男孩,他必須有出息;對弟弟崔業,他是關心則亂,知道他慫,也想替他擋事兒,本能有著哥哥的保護欲,所以一開始他對弟弟有職業性懷疑,但還是選擇相信,而且是無條件相信,因為他深信自己的弟弟不會做什么違法的事,也覺得他沒這個膽子。
《棋士》注定不會是一部強推理,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作品,它聚焦社會壓力下普通人是如何被異化為“罪犯”的過程,所以他一定是慢節奏,抓人性,得沉思的作品。
得看后續劇情給不給力了,不要一味用巧合來解釋所有人的動機,得有人性博弈和反轉,這樣或許能扭轉口碑。
王寶強這次既是主演,又是監制,而且制作團隊也多是他的人,看來他是想要在電視劇上發力,有野心是好事,希望后面能有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