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前幾日,國務院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道,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后,又再度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加碼”投資金額。對于島內社會關于臺積電“整串出走”質疑。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在民進黨當局極力逢迎、拱手相送之下,臺積電已成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對臺積電變成“美積電”竟然能“樂觀其成”,可見民進黨眼中只有一黨一己之私,根本不把臺灣地區同胞福祉和產業界利益放在心上,只會在“賣臺”“毀臺”的路上越走越遠。
據環球時報報道,臺積電董事長本月初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召開共同記者會,宣布臺積電在現有對美國650億美元投資之外,再加碼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特朗普受訪時徑自把臺積電的投資規模“加碼”至2000億美元,引發市場震動。臺灣地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認為,臺積電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是不爭的事實,再把上下游供應鏈都拉過去,無疑對臺灣地區經濟的打擊是雪上加霜,不僅未來出口值減少,民間投資也受到沖擊。
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資料圖)
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說臺積電要在美投資2000億美元。特朗普繼3月9日于“空軍一號”談到臺積電赴美投資時,即提及2000億美元投資規模的數字。隨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就任,第二輪談判即將展開。下一步即是挖角供應鏈。17日亞利桑那州州長Katie Hobbs到訪臺積電新竹總部,晚上則大規模宴請臺灣地區半導體供應鏈。設備業者透露,赴美成本肯定會增加。
廠務工程業者透露,臺積電美國廠業務方式也在改變,二期開始會有部分美國外包的出現,進入打國際杯,臺廠不再享有東道主優勢。2000億美元是什么概念?2024年臺積電全球凈利潤為365.30億美元,這還是其近年來利潤的一個最高點。如果以2024年的凈利潤365.30億美元為基準,臺積電要掙得2000億美元的利潤,理論上需要約5.48年。簡單說就是臺積電需要給美國白打工五年,才能滿足特朗普的美國制造業雄心。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近期,隨著臺積電被特朗普威脅對美加碼投資建廠,島內經濟病變的大討論開始升溫。因為島內經濟過度依賴臺積電,正在陷入“一業興、百業衰”。半導體產業鏈的用電量占全島比重常年在30%以上,遠高于其對GDP的貢獻,僅臺積電一家,在2024年就“吞”掉了臺灣地區近10%的發電量。除了以半導體為核心的資訊電子工業,島內其他工業增速普遍落后于整體的經濟發展增速,甚至還多次出現負增長。2023年,臺灣地區整個制造業增速大跌12.7%。據臺灣地區《聯合報》2月底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8.4%的臺灣地區民眾不同意特朗普關于“臺灣地區搶走芯片生意”的說法;針對特朗普強烈要求臺積電將兩納米先進制程技術轉移到美國,有84.8%的臺灣地區民眾表示反對。這一民調結果引發熱議。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為謀取私利,對外部勢力予取予求,把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和實力企業作為“倚外謀獨”的敲門磚,甚至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一再出賣臺灣地區民眾和企業的利益福祉。這種行徑遭到越來越多臺灣地區民眾和企業的反對。
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資料圖)
更何況,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此前曾表明,美方不會在臺海事務上與中方開戰。大概正是特朗普政府表現的過于直白,賴清德的“臺獨”路線在島內受到的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美國最近拋棄烏克蘭的決定,讓島內民眾愈發擔心臺島未來的命運。日前,又有一名臺灣地區警員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達“自己是中國人”,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很顯然,在島內不希望發生沖突的背景下,一些聰明人已經開始棄暗投明,這更加說明了賴清德的“臺獨”政策無法真正實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