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綜合多方媒體報道了解到,在新加坡籍集裝箱船“達利”號撞橋事故過去一年后,由于美國方面的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仍有8至11名船員滯留在巴爾的摩配合調查工作。
撞橋事件發生在2024年3月26日清晨。“達利”號撞毀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造成6名建筑工人死亡,2人受傷。船上共有21名船員,其中20人來自印度,剩下的1人來自斯里蘭卡。
2024年6月,“達利”號上的部分船員被獲準回家,但是據NBC旗下巴爾的摩當地媒體報道,船長和高級船員必須留在巴爾的摩進行配合調查工作。
“達利”號的船舶管理公司Synergy Marine報告稱,目前所有仍滯留巴爾的摩的船員均安全無虞,健康狀況良好,現被安置于治安良好社區內的精裝修公寓中。該公司還承擔船員全部生活開支,包括膳食及其他基本服務費用,為船員組織了文娛活動。公司還說明,船員在市區內可自由活動,可使用當地便利設施以及宗教場所。
Synergy強調,無論是仍滯留巴爾的摩的船員,還是已返家的船員,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應是整個事件的核心關注點。
Synergy高層代表還定期開展船員慰問探訪,并與船員家屬保持密切溝通,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情感關懷和經濟補助。所有滯留船員的薪資均保持正常發放。據悉,其中一名船員已成功獲得美國工作許可,目前已實現“有償就業”。
據報道,在過去一年滯留巴爾的摩期間,曾有3名船員因家庭緊急事務獲準短期返回印度。Synergy全額資助了這些行程。
除一名海員在考慮是否重返航海崗位外,所有返國船員均已在該集團管理的其他船舶上復職。“我們將持續為其提供必要的職業支持。這些船員與仍滯留巴爾的摩的同事保持著定期聯絡,”集團發言人特別說明。
目前,涉事船員仍在積極配合美國司法部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調查工作。該集團透露,針對特殊情況,Synergy已協助部分船員家屬獲得臨時簽證,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實現短期團聚。
2024年12月,Synergy Marine Group曾憑借對“達利”號事故的迅速響應和人文關懷,榮獲2024年第11屆國際Samudra Manthan獎的“年度最佳船員公司獎”。
2024年9月,美國司法部對“達利”號的船東Grace Ocean公司及船舶管理方Synergy Marine提起民事訴訟,索賠金額超過1億美元。美國司法部稱事故歸因于船只維護狀況不佳、船員缺乏充分的培訓,以及缺乏緊急情況下立即采取拋錨措施的有效程序。FBI也對船員、船東及船管公司展開了刑事調查,旨在查明他們是否在明知該船存在嚴重系統故障的情況下,仍允許其駛離港口。
2024年10月,兩家公司同意賠付1.0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億元)以解決該民事訴訟。
在一系列訴訟進行之際,馬里蘭州州長韋斯·摩爾及州交通管理局官員明確表示,基橋坍塌事件完全歸咎于Grace Ocean及Synergy Marine。但《華盛頓郵報》對該事故的數千頁相關文件進行調查后發現,寬松的安全標準和長達至少六屆州政府任期內持續存在的監管不力,使得橋梁及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嚴重不足。
隨著NTSB上周公布調查結論,馬里蘭州政府繼續面臨愈發嚴格的審查。NTSB主席霍門迪特別指出,美國州公路和運輸官員協會(AASHTO)早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就曾建議:通航水道橋梁所有者應當評估結構脆弱性。然而調查顯示,馬里蘭州相關機構從未對基橋進行過此類安全測算。
霍門迪指出:“如果(馬里蘭州相關部門)當時進行了這些安全測算,他們就會發現該橋梁的風險值超出重要樞紐橋梁安全閾值近30倍......”她補充說,被撞橋墩的脆弱性測量值更是達到安全標準的15倍。霍門迪強調,若州政府及時采取行動,這起坍塌事故本可避免。
NTSB將于未來數周內陸續公布該事故的報告。隨后,調查機構將公開涉事船只航行數據記錄儀(VDR)的音頻文字實錄。目前,NTSB仍在完善工程技術與航海操作方面的最終數據。完整事故調查報告定于2025年秋季正式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