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面對來訪者時明明學過傾聽技術,卻總忍不住打斷對方?督導時被指出“共情浮于表面”,卻不知如何突破?《助人技術本土化的刻意練習》中提出的“鐵三角角色扮演刻意練習”,正是一把打開職業瓶頸的金鑰匙。這本書對助人技術有破有立的本土化提出了專業的架構,這本書將成為心理咨詢去殖民化的重要里程碑。
01
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專家的“通關秘籍”
想通過刻意練習擁有從新手到專家的“通關秘籍”,就要掌握突破“技能天花板”的科學法則。
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在《刻意練習》中揭示:決定專業水平的并非天賦或經驗,而是針對性突破舒適區的訓練強度。一項針對200名心理咨詢師的研究顯示,采用系統刻意練習的群體,其個案效果評估得分比對照組高出47%。
刻意練習有四要素:
1: 目標拆解:將“建立咨訪關系”拆分為“前5分鐘非語言同步”等具體目標;
2: 即時反饋:通過錄像回放發現“頻繁眨眼”等干擾信任建立的微表情;
3: 心智模擬:在角色扮演中預演高難度場景(如來訪者突然哭泣);
4: 神經重塑:持續3個月每周5小時的刻意練習,可提升前額葉-邊緣系統連接強度。
我們看一些影視劇,也會從里邊感受到一些課例練習訓練的啟示。美劇《捫心問診》有個經典片段:督導要求咨詢師Paul分別扮演來訪者、治療師和督導,多角度體驗“阻抗型來訪者”的咨詢過程。這種“三位一體”的訓練,正是鐵三角角色扮演的影視化呈現——通過視角切換打破職業盲區。
02
鐵三角角色扮演:三位一體的能力鍛造場
在 《助人技術本土化的刻意練習》書中第三章節將刻意練習具象化為“助人者—來訪者—觀察者”三角模型,其精妙之處在于構建了完整的技能閉環系統。
助人者的核心修煉維度是技術整合與臨場應變 ,能力轉化器是從“照搬話術”到“無招勝有招”的干預藝術 。
來訪者的核心修煉器是共情雷達與自我覺察,能力轉化器是穿透技術表層理解情緒傳遞的本質邏輯。
觀察者的核心修煉器是系統思維與評估能力, 能力轉化器是穿透建立“顯微鏡+望遠鏡”的雙重視角。
某高校心理咨詢中心采用該模型訓練新人,6個月后學員在《助人效能評估量表》中,“情感精準回應”項得分提升82%,“個案概念化”能力提升63%。
作者在書中強調說:“鐵三角刻意練習的設置,它既模擬了真實的咨詢場景,又因為不涉及真實的來訪者,讓助人者有更多練習試錯的空間。而且因為要進行角色輪換,所以每一位練習者既可以在助人者的位置練習技術的使用,又可以在來訪者的位置體驗這項技術,還可以在觀察者的位置觀察這項技術對資訪關系的影響。”
如何克服新手焦慮來進行練習呢?
第1點要學會降低期待,新手焦慮更多的來自助人者自己的擔心,從而產生了緊張情緒。這些擔心有時候和我們過高的自我期待有關。
第2點要學會安住當下。放松身體,能夠幫助我們緩解緊張的情緒。
第3點,要學會心理預演。根據已有來訪者的相關信息和我們所掌握的關于咨詢的設置,在腦海中對本節咨詢進行預演。心理預演的語句包括我們在實踐中會如何說話、來訪者可能會如何回復、以及我們將如何應對等。
03
角色修煉手冊:解鎖三角定位的進階密碼
如何從容應對鐵三角刻意練習本身的挑戰,進行角色修煉,鎖定定位的進階密碼呢?
1: 助人者:從要讓自己從“技術木偶”修煉到“對話藝術家”。
階段突破:
青銅段位:機械使用“重述—情感反映—開放式提問”技術鏈。
黃金段位:像《心靈捕手》中的Sean教授,用“沉默—對視—故事隱喻”激活來訪者頓悟。
避坑指南:警惕“技術完美主義陷阱”,某咨詢師因過度追求“教科書式對話節奏”,反而錯失來訪者關鍵的自我暴露時機。
2. 來訪者:要從“劇本表演”修煉到“照見自我”。
深度體驗法: 帶入真實困惑(如職業倦怠),避免“塑料感”演練; 記錄被回應時的身體感受(如胃部收緊/肩頸放松);發展“第三只眼”:在傾訴同時觀察助人者的干預策略。 在《超脫》中代課老師Henry通過扮演問題學生,真正理解了青少年的防御機制。
3. 觀察者:要從“記錄儀”修煉到“策略分析師”。
三維評估法: 技術層:記錄每分鐘干預技術使用頻率; 關系層:繪制咨訪雙方的身體距離變化曲線;能量層:標注對話中的情感溫度轉折點; 督導思維:某資深咨詢師通過觀察學員練習發現,當助人者座椅后傾超過15度時,來訪者自我暴露量下降40%。
《助人技術本土化的刻意練習》這書中也提到了扮演助人者、來訪者和觀察時的要點。
助人者的扮演要點:練習時要調整心理狀態,為刻意練習騰出心理空間。
在練習中,要根據每次練習的設置,放下對咨詢自然流暢的期待。成熟的助人者需要忘記自己習慣的咨詢方式,回歸初學者的狀態,盡量按照設置去刻意練習本次需要練習的技術。練習后再討論環節,在自我肯定的同時,要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反饋,看到自己在練習中的收獲和成長,并覺察下次可以進一步練習的方向。
來訪者的扮演要點,扮演來訪者時,可以選擇一個比較了解的個案來扮演,也可以選擇扮演自己。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在非正式咨詢的場景中,對鐵三角小組成員敞開心扉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在進行鐵三角刻意練習的時候,小組成員需要簽訂保密協議。
觀察者扮演要點第一功能是提供反饋:觀察者可以反饋的維度有言語層面的、非言語層面的、頻率、時機、意圖、資訪關系的動態、來訪者的反應。觀察者在提供反饋時,要盡量給出平衡的、不易感到被評判的反饋。
觀察者的第二種功能是維護設置的輔助任務,記錄時間并提醒時間, 記錄助人過程的關鍵信息。
觀察者的第三種功能是自我督導。觀察者不僅是在服務助人者和來訪者的扮演者,他同時也是通過自我督導提升自己作為助人者的勝任力。
本書是一場本土化實踐:文化情境下的刻意練習創新 。 心理咨詢的本質,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藝術。真正的人性化干預,誕生于千萬次刻意練習后的自動化反應。當我們通過鐵三角角色扮演不斷打破認知邊界,終將在某個時刻頓悟:那些反復演練的技術,早已內化為流淌在血液中的共情本能。
期待你的蛻變
讓我們一起攜手,彼此見證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