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為,嚴格管控試點實驗項目等特定類型招生,嚴肅查處招生入學環節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提出嚴格實行就近入學政策等七項重點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專項行動,教育部公開發布了“省級舉報投訴受理渠道一覽表”。
廣東省舉報投訴受理渠道:
廣東省教育廳(https://edu.gd.gov.cn/)“義務教育陽光招生投訴舉報平臺”
開通時間:
4—9月
此外,還明確規定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設立專門的招生入學熱線,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臺賬,逐一認真核查處置。同時,教育部將在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平臺設立“義務教育違規招生問題”專欄,公開通報違規問題、接受社會監督。
七項重點任務
1.嚴格實行就近入學政策
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片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對出現學校布局調整、學齡人口變化較大等情況的,可在科學評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片區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深入細致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實施多校劃片和小升初對口直升的,應提前向社會公布相關政策要求。
2.嚴格落實免試入學要求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通過文化課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
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家長。
3.嚴格管控特定類型招生
外語、體育、藝術類項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開展語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潛質素養考察,不能開展其他文化科目測試,小學入學不得開設此類招生項目。
數學、科技類等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要堅持不掐尖、重培養,原則上不得與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掛鉤,嚴禁隨意突破招生范圍。
4.嚴格規范民辦學校招生
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對民辦學校開展全面排查,對有停辦風險的,屬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提前預警并做好學生安置預案,確保社會穩定。
5.加強流動兒童入學保障
全面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增加公辦學校招生計劃、加大公辦學位供給力度,推進優質公辦學校挖潛擴容,不斷提高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
6.落細特殊群體支持措施
堅持自愿申請、公平公開、就近就便原則,制定本地區多孩子女義務教育長幼隨學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縣范圍自由擇校的內容。
7.落實“教育入學一件事”
以數字化賦能招生入學工作,加快推動使用招生入學服務平臺,推進區域內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學籍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
來源:廣東新聞聯播 綜合教育部網站
編輯:馬栩杰
審核:林小軍 莫松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