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東宣布將逐步為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隨后,美團也宣布,將開始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消息傳來,叫好聲有之,擔心相關舉措“一不小心反而折損了騎手利益”的聲音亦有之。
想讓平臺福利保障舉措落到實處,究竟難在哪兒?有沒有可能找到“最優解決方案”?
記者走訪了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葛天任。
平臺經濟要發展
勞動者的權益要保障
上觀新聞:從2018年開始,在共青團上海市委、同濟大學校團委、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的支持下,您連續五年帶領同濟大學本科生、研究生團隊,圍繞外賣員、快遞員群體的生活、工作和發展狀況,開展了大規模的問卷調查、田野調查和深度訪談。聽聞一些平臺企業針對騎手福利保障推出新舉措,您有何感想?會引發一些人擔心的“好心辦壞事”現象嗎?
葛天任:從2018年到2023年,我們的研究跨越了疫情,也見證了外賣快遞員群體在疫情期間為城市生活保障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們已然成為城市運行須臾不可離開的“生命線”。
為期五年的實證研究,不僅讓我們看到這個群體及其工作對于城市基本運行與生活保障的重要價值,也讓我們深切感到,原來有很多人對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及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缺乏基本認知,不僅不夠尊重、了解,更缺乏基于共情的認知。
從這個角度而言,日前聽聞一些平臺企業針對騎手福利保障推出新舉措,我個人的第一反應是“確實是好事”。希望這些舉措得到企業用心的落實,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與支持,能夠持續推動全行業的改變,最終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上觀新聞:您強調“用心落實”“關注支持”,是因為這些舉措的實施注定會面臨比較復雜的情況或困難嗎?
葛天任:外賣快遞員從事的是平臺經濟下的新型職業,具有新的雇傭勞動關系。數字平臺經濟的管理方式不僅重構了數字勞動新模式,也帶動勞動就業模式變得更加個體化、非正規化。由于該勞動就業模式更加個體化、非正規化,客觀上就給界定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正當權益帶來了難度。
當前,平臺企業有兩大類用工形式。一類以靈活就業的臨時騎手為主。一類以穩定的專送騎手為主。盡管后一類用工形式的勞動主體相對更穩定,但因為騎手是和站點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從法律上說,平臺企業和騎手之間不存在直接雇傭關系,因而沒有義務給騎手提供五險一金。在目前的法律下,我國的法律也沒有規定平臺有義務要給所有的勞動主體,不管是眾包也好,還是專送也好,提供五險一金。
困境的突破點在于,社會各界近年來十分認可新就業群體對城市生活(尤其是超大城市)的貢獻。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從整個業務流程的角度看,騎手的勞動是完成訂單不可缺少的環節,就可以認定平臺與騎手之間具有實質雇傭關系。既然存在實質雇傭,就可以認為平臺有義務承擔騎手的社會保障。
然而,相關的立法工作始終沒有獲得實質性進展。在目前的現實狀況下,平臺經濟發展與勞動者權益保障之間的張力,主要通過公共政策的介入來彌合。從這個角度來看,京東等企業基于長期經營發展所需,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做出優化相關人員福利保障舉措的決定,是值得點贊的。
徐匯區漕河涇街道為關愛新就業群體設立了“小哥驛站”。驛站內配備了空調、桌椅、飲水機、手機充電頭、醫藥箱、雨衣等小哥所需的常用物品。驛站外設置了騎手停車區域,配備電瓶車充電樁。圖為站內社工邀請外賣小哥加入群組,方便交流和接受更多公益關愛。
走出結構性困境更需實事求是、量化研究
上觀新聞:在法律尚未調整的情況下,公共政策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葛天任: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
第一,發揮維護秩序、搭建平臺、合法監管的職能,維護平臺企業和騎手群體的合法權益與合理訴求。在現行法律下,倡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改善騎手的基本保障和基本福利。
目前,部分行業龍頭企業通過為騎手購買商業險來臨時解決保障缺失問題,值得持續觀察。除此之外,還應倡導企業多多關注外來戶籍騎手、生活困難騎手、殘障騎手等群體,以確保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擁有可靠的救濟手段。
第二,加強平臺經濟行業規則建設,發揮工商聯、工會等人民團體的實質性作用,鼓勵外賣快遞員群體有序參與立法、政策制定過程,倡導騎手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履職、多多建言。
從長期來看,修訂法律的過程也有賴于行業內部各利益相關群體的發聲。政府要盡可能咨詢多方意見,騎手、工會、平臺企業、站點的聲音都應該被聽到。五險一金怎么確定合理的比例、怎么交、怎么體現騎手的自主意愿,長期用工和短期用工如何界定和甄別,福利安排上如何界分,都應該充分地予以討論。
如果整個行業明確存在實質雇傭,那么哪怕勞動者只在平臺上工作了一天,也要按照與一天對應的標準,獲得應有的福利和保障。
充分討論一方面是各方應有的權利,另一方面也是實事求是、尊重問題本身存在復雜性的應有之義。
伴隨著智能平臺加速迭代進化,一些自主無人技術應用推動了“無人配送”“低空經濟”等新經濟業態的發展。只要這些技術應用的孵化和探索不停歇,隨時可能引發平臺經濟的重塑、涌現更新的城市生活服務業態。從這個角度而言,今天我們在為騎手群體提供福利保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會隨著智能平臺核心技術的迭代進化發生新的變化。
但無論智能革命與技術迭代的未來如何,我們都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態度,提前思考“數字遞送工人”的職業發展前景,關注他們的職業發展現狀。
在為富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積極為騎手提升福利保障的企業叫好之余,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學界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利益相關者的各種訴求,引入量化研究等科學工具,圍繞業已存在的社會治理課題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
冬季既是民生供給保障的重要節點,也是騎手安全保障的重要節點。一些外賣平臺向各地騎手發放防寒物資、提供餐飲和充電寶使用優惠、組織免費體檢并啟動嚴寒應急機制。 新華社發
為新就業形態領域注入活力與希望
上觀新聞:您和學生在調研中發現,數字遞送工人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勞動工作性質與生活系統失衡,大部分數字遞送工人選擇默默承受這種難以平衡的狀態。研究成果發表后,在您看來,這方面的問題有否得到改善?
葛天任:調研成果得到公開發表后,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社工部高度重視騎手群體的保障問題;平臺企業內部的黨組織、工會組織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市級社工部、工會、市場監管局紛紛加入行動,與我們聯系,希望進一步開展深度研究,討論如何為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和社會支持。
在上海,不少街道社區推出“小哥驛站”等公益性質的服務設施,有的區還提出了“打造騎手友好型社區”的想法。
從面上來看,新就業形態領域的福利保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積極完善中。除了更完善的勞動保障與社會保障,更完善的工資增長機制,更健全的休息休假制度,數字遞送工人得到的社會支持還包括解決居住證辦理難題、集中解決安居環境、增進社會交往等。
杭州一名保安與外賣騎手發生沖突,因外賣騎手下跪而引發廣泛關注。類似事件屢有發生,折射出行為邊界、基層治理、平臺規則等深層次問題。暢通配送“最后100米”,共建“騎手友好社區”,仍需進一步推動制度建設。 新華社發
下一步,我感到,一方面,我們要繼續鼓勵騎手發聲,另一方面,我們的黨組織、共青團組織、工會組織、婦女組織應該更進一步地密切與騎手群體之間的聯系,尤其要多為生活上存在困難的騎手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市場監管部門、民政部門、共青團組織可以考慮在驛站、站點等場所的明顯位置,公示各種投訴、便民渠道以及具體聯系途徑。方便騎手遇到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系、獲取必要的幫助和咨詢服務。其實很多資源都是現成的,如果能夠通過政策上的設計、推動加以集成,一定能夠取得更積極的效果。
考慮到大部分騎手的工作區域比較集中,主要就是圍繞著若干街道、社區進行,社區層面不妨開設熱線電話,方便騎手在遇到問題或糾紛時,可以及時溝通、反映情況,讓相關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在這方面,街道曾經設有建筑工人工資拖欠問題熱線電話,收集騎手的合理訴求,也可以參考這種方式。在基層治理工作下沉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工青婦組織也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必增加基層社區的工作量。
此前,在市總工會的推動下,某平臺企業的黨委聚焦騎手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聯動平臺內外資源,圍繞“衣食住行用”開展“五個一”服務,包括一個站(騎士驛站)、一張床(騎士公寓)、一頓飯(騎士餐)、一個碼(“碰一下”進門碼)、一點碳(換電服務)。類似的幫助騎手安居樂業、引導騎手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的舉措,都非常值得點贊和傳揚。
這些舉措的順利落地不僅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也能反映出企業所在的社區、城市的溫度。而這些,終將成為為新就業形態領域注入活力與希望的溫暖力量。
原標題:《奮力奔跑中的外賣騎手,究竟需要怎樣的保障?》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柳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