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留給OpenAI的時間還有多少?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3月21日,據知情人士透露,AI搜索領域的重要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談判,準備以高達180億美元的估值籌集10億美元的資金。要知道,在去年6月,Perplexity AI的估值還僅為30億美元。如果本次融資成功,意味著他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了6倍的增長。
這背后自然反映出了市場對于AI搜索未來發展的看好,畢竟6倍估值增長,就對應著至少6倍的收入增長。
Perplexity AI也有這個潛力,他們推出了核心產品“Discover Daily”(每日發現),可以通過抓取全網公開信息生成新聞摘要,與字節跳動的頭條模式類似,但覆蓋范圍更廣。在信息泛濫的當下,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款能夠精準推送用戶感興趣內容的產品,實現對用戶注意力的吸引。一旦用戶對此服務形成了依賴,Perplexity AI就可以通過插入廣告等方式,實現可觀的收入。
與此同時,AI產業還在發生著另一件看似不相關,實則緊密相連的事情:閉源大模型的另一位領軍人物Anthropic推出的MCP協議(“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逐漸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重視。這一協議旨在解決AI Agent開發中工具調用復雜、接口不統一的問題,能夠降低開發門檻,推動AI Agent生態的擴展。
前哨科技特訓營PPT(加入課程,獲得更多獨家資料)
在我看來,這兩件事卻共同表明著一個大趨勢:DeepSeek所代表的開源模型正在崛起,且正在瓦解閉源巨頭的壟斷地位,推動AI產業加速從技術研發向商業化落地轉型。
首先,曾經技術領先的閉源模型廠商并非不可替代,開源生態正在重塑產業鏈價值分配。
前兩天,DeepSeek又默默升級了V3模型,據稱表現非常優秀,已和最新閉源模型差不多,成本卻是它們的1/50。這就讓大家不必再依賴昂貴的閉源模型,從而帶來了AI產業生態的“解耦效應”。
之前,我們曾介紹了,科技巨頭正在和閉源大模型企業“解耦”,使得如微軟這樣的云服務商或許就不再愿意給OpenAI提供巨額投資了。但開發者其實也在和閉源大模型“解耦”,并且這些應用開發者還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深耕垂直場景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甚至還能搶走大模型平臺的用戶。
就像Perplexity AI,去年的營收還不到1億美元,卻能獲得高估值,正是因為資本市場看重他們在應用層的落地能力。因為Perplexity AI可以調用便宜得多的DeepSeek模型,提供與調用ChatGPT時相差無幾的搜索服務,而且還能緊跟OpenAI的步伐推出自己的Deep Research功能,并且未來還能開發出更多的應用。
面對這樣的趨勢,閉源巨頭們必須做出改變,從單純的“賣模型”轉向“賣服務”。在過去,這些公司可能只需要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就足夠了,因為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就不乏調用自己接口的合作者,但現在技術優勢被極大地削弱,他們就必須考慮如何盡快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的應用和商業價值。
在這個背景下,Anthropic憑借MCP綁定AI Agent開發者,不失為一種緩兵之計,畢竟標準化協議在產業發展的早期往往能快速推動生態的擴展。Anthropic可以借此加強自身對應用生態的控制權,并從內部視角觀察AI Agent產業的變化,為未來的切入創造條件。
不過,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MCP等協議只是技術不成熟期的過渡方案,可能會給Anthropic帶來18-24個月的緩沖期,但長期來看,如果多模態模型能夠直接完成任務,比如像人眼一樣識別并操作網頁元素,那么MCP協議的重要性將會大大降低。
在科技產業發展歷程中,過渡方案被技術發展所取代的現象屢見不鮮。在自動駕駛發展初期,曾有過“車路協同”與“車端智能”兩種路線的爭論。但最終特斯拉等企業證明了純車端智能方案的普適性,“車路協同”也就基本沒人再提了。
這就給閉源大模型企業提了個醒,轉型的姿勢也很重要。
我們之前也曾提過一些建議。一方面,閉源大模型公司應該搶先開發出下一代多模態大模型。這樣各類AI Agent、AI原生應用就有了更好的底層技術,為閉源大模型在AI應用領域的布局打下堅實基礎。當然,這也必然需要更大的投入,帶來更大的融資需求。
另一方面,閉源大模型公司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先發優勢,在降低自身價格的同時,發展好GPT Store這樣的AI應用生態,并注重賦能移動端AI原生應用的開發。
此外,AI搜索和AI編程無疑是眼前就能看到收入、且需求較大的應用領域,而且是閉源大模型公司伸手就能夠著的“低垂果實”,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之所以大模型企業要積極向商業化轉型,還有個重要的外部因素,那就是,資本市場對AI企業的評判標準也已經發生了轉變,他們不再只看重技術水平,而是更加關注商業化能力。
因為DeepSeek這條“鯰魚”的攪和,技術擴散的速度遠超大家預期,也讓AI應用層的玩家能夠跳上舞臺。在不久的將來,基于開源模型的應用繁榮起來,開源模型主導底層技術的生態格局一旦形成,就不再容易改變了。因此,我們甚至可以斷言,頭部的閉源大模型公司將很快進入融資的“生死倒計時”階段。
所以,套用那句常說給中國男足的話:留給閉源大模型公司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他們必須盡快整合應用層資源,避免邊緣化。2025年有可能是他們轉型的最后窗口期,否則,未來它們就將陷入被并購或相互合并的尷尬局面。
當然,對于更廣大的開發者和創業者而言,真正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在昨晚的特訓營直播課上,我就為大家剖析了AI營銷的新風口,聊了聊那些用AI賺錢的案例。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此外,前哨AI小課第四季已經開始,早鳥價優惠也即將結束,4月初就要恢復為499的正常價格了,想用AI提升自己職業能力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 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近期新增的AI獨角獸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