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三月天,深圳樓市好生熱鬧。
最近鵬宸云筑加推的6棟樓王單位,折合均價約5.7萬/㎡,相較于去年底開盤的一期,每平米上漲了4000塊。
推售153套房子,建面約104-121-148平的大戶型,總價區間在530-900萬。
根據登記名單,顯示有523批客戶凍資,入圍人數達1:3.4。
這個凍資成績讓人不禁想問:現在購房者已經坦然接受開發商漲價了?龍華二手房市場的現狀如何?
01
二手房不同于新房,沒有開發商包裝、分銷渠道等層層加碼,所以最能體現流通性及暴露市場真實供需關系。
在龍華挑幾個板塊來看。
上塘片區:
主流成交戶型為89平的三房,今年以來,除了中海錦城和中海匯德里成交價超6萬/㎡,其他基本都是在5萬左右。
總價大多是400多到500多萬,600萬預算偶爾還有成交,價格再往上就非常少見了。
龍華中心區:
作為龍華老城區,配套啥的都比較齊全,片區二手房多,光一個壹成中心就有2萬戶左右,若按每戶3-4人算,整個社區大概住了6-8萬人。
整體看,片區以三五百萬的剛需戶型成交最為活躍。
民治片區:
城中村比較多,像錦繡江南、春華四季園、金地梅隴鎮、蘋果園等,這些盤如今都有些樓齡了,近期成交均價在4-5萬/㎡不等。
梅林關片區:
以深圳外國語龍華學校、深外龍初中聞名,比較偏改善的盤有星河盛世、龍光玖龍璽、萬科金域華府等,最近成交均價在6.35-8.5萬/㎡之間。
紅山片區:
片區房子也挺多的,比較受市場歡迎的是深高北學區房,如金亨利一二期、水榭春天五六期、匯龍灣等,預算600萬左右起步;龍華實驗學校的上車門檻相對低些。
整體來看,龍華樓市主要面向剛需群體,從產業布局與供需關系的角度,區域發展勢能不大,比較適合居家,那些愿意留下來的改善群體,大多是為了卷教育的中產家庭。
02
要買什么樣的房子,其實真正的關鍵,在于你想從這個房子中得到什么。
如果純粹是為了住,那只需要自己喜歡就好。
哪怕全世界都在告訴你不要買公寓,不要買旅游地產,不要買偽豪宅,只要你真心覺得“我喜歡”,就夠了。
因為,自住是場情感驅動的旅程,如同挑選伴侶般講究眼緣,有人癡迷一線觀景陽臺,有人獨愛梧桐樹下的煙火氣,各花入各眼的偏好本無對錯。
但如果你把房子看作是一種投資,那么你就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來獲取增值的可能性。
比如多看區域規劃,對比樓盤項目,這些都會讓你逐漸掌握房產投資的感覺和價值理論。
即使你現在預算不夠,也可以先看起來——
關注新房和二手房,用腳步去丈量城市的區域和板塊,你的腦子里很快就會有一副城市、板塊、房子的形象地圖。
對各個板塊的優缺點有自己的了解后,自然就擁有了判斷好房子的能力。
直白說,投資是場冷血的數字游戲,所有不能幫你賺錢的房子都是賠錢貨。
別看宣傳吹得天花亂墜,什么湖景別墅、文旅盤、超級大盤等等,最終往往難逃流通性差、房價十年不漲的宿命。
普通人賺錢不容易,這些用時間與機遇兌換的籌碼,不該揮霍在高溢價概念盤,或是「中看不中用」的偽改善盤。
03
必須承認,現在的房子,真不是隨便買買就能賺錢了。
過去買個學區房就能躺賺,現在光有小學沒用,得小學初中雙保險,最好是品質加持。更厲害的是要提前押寶那些現在不起眼、但未來可能變名校的學區,比如政府規劃新建的學校周邊有優質生源的板塊,這種提前布局才能吃到肉。
以前聽說深圳、杭州好就無腦沖,現在同一個城市都能玩出冰火兩重天。杭州只有未來科技城那片漲得歡,深圳核心板塊有熱度,其他區域可能紋絲不動。
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未來買房還能不能賺錢?當然能。
但買房能不能隨隨便便賺錢,顯然不能。
在這種背景行情下,我們需要保持理性預期,把握板塊、學區、產品的結構性機會,將一切決策都做得更加精細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