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漢江之畔的湖北十堰迎來一座鐫刻著工業記憶的精神地標。中部地區首個汽車主題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的正式開館。
1966年,國家計委批復第二汽車制造廠選址方案時,十堰還只是鄂西北山坳里的小鎮。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們在荒山野嶺間劈山開路,用"蘆席棚里造汽車"的創業精神,在備戰備荒的特殊年代里,創造了"三年建成十萬輛生產能力"的工業奇跡。
進入博物館,大廳內的主題浮雕和圓雕映入眼簾,復原了二汽建設初期的恢弘歷史場景。博物館入口處依次陳列著泛黃的《二汽建設動員令》、銹跡斑斑的萬噸鍛壓機、東風第一代軍車EQ240等珍貴實物,搭配影像資料與老職工口述史,再現了“聚寶包建、蘆席棚創業”的激情歲月,象征著東風人“照亮中國汽車工業征程”的精神火炬。
1969年,十堰因東風而建,東風因十堰的深山屏障落戶,兩者命運自此交織。東風以“三線建設”為起點,在十堰從零打造中國首個自主汽車工業基地,帶動當地從閉塞山區蛻變為“中國卡車之都”。
EQ240越野車,這輛被譽為“功臣車”“英雄車”的經典之作,在1975年投產,并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大展神威,裝備了全軍各主要機械部隊和裝甲部隊,成為了東風汽車輝煌歷史的開篇。而1978年推出的EQ140卡車,更是助力東風汽車成為中國首家年產突破10萬輛的汽車企業,占據了當時中國公路運輸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總銷量超過100萬輛,書寫了東風汽車的傳奇篇章。
除了這些明星展品,博物館還珍藏了“千手觀音”發動機缸體大拉床、萬噸鍛壓機生產線等珍貴文物。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東風汽車的技術實力,更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與發展。
展館二樓,嵐圖夢想家(參數丨圖片)、猛士917等新能源車與EQ240并置,形成跨越半個世紀的對話,可以深刻感受到東風汽車在智能化和科技躍遷方面的戰略實施與成果。
東風汽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8%左右,加快建設全球創新中心、全球造型中心、軟件研究院等創新基地,一體化壓鑄等重大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東風汽車的建立,構建了涵蓋整車制造、零部件生產、裝備制造、物流的完整產業鏈,吸引超500家配套企業,形成了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成為了十堰的經濟支柱。東風深度參與十堰建設,投資修建道路、醫院、學校,助力十堰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如今,雙方以汽車博物館為紐帶,推動工業文旅融合,賦能城市轉型升級,將工業遺產轉化為城市精神財富,續寫“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新篇章。
這里封存的不僅是三線建設的集體記憶,更孕育著中國智造的新生力量。它用鋼鐵與光影書寫了一部中國工業文明的壯闊史詩,更以創新體驗與開放姿態,為城市注入文化活力,為產業升級提供精神動力。這座鐫刻著“三線精神”的文化豐碑,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走向世界的新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