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是一條道路走到黑。
雖然面臨國內口誅筆伐,但是依然按計劃推進4月2號與美資企業的港口轉讓協議。
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前期的盡職調查,稅收,會計等事務的談判,以敲定具體的交易細節。
不出意外,4月2號雙方會按計劃簽訂,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43個國際碼頭的轉讓協議。
如果說這是一起正常的商業交易,無可厚非。但是在美國實行全面遏制我國經濟發展,對我們出口業務圍追堵截的情況下,李嘉誠拱手送上全球43處核心港口,確實配得上“喪權辱國”4個字。
李嘉誠一方面迎合美國的戰略布局,防范自己的資產損失,巨額變現。
另一方面他算定國內不會對采取強硬措施。以為一句在商言商就可以逃避責任。因為國內穩定的營商環境,讓他很放心。
但是,我們絕不允許賺著國內錢,做著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發生。
彭博社消息稱,國企已收到相關的通知,暫緩與李嘉誠相關聯企業的合作。
李嘉誠賣掉43個核心港口后,他的主要投資都在國內,包括眾多與國企的合作項目。
例如,2020年與吉電股份的電力能源合作,投資25億元。還參與了多個城市的港口建設和運營,長江基建在內地持有深汕高速公路東段33.5%的股份、汕頭海灣大橋30%的股份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總估值約300億元。
屈臣氏是李嘉誠旗下核心零售品牌,在內地擁有數千家門店,與國企在商業零售領域形成長期合作。
雖然民企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合作對象,但是國企暫停與李嘉誠旗下企業合作,有極其重要的示范作用。沒有國企的支持,相信李嘉誠的相關聯企業在國內的生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與他合作的民營企業也會呈現一種觀望的態度。
李嘉誠的家族產業在國內業務的拓展受到嚴重的威脅。
當然,李嘉誠目前在國內已經存續的合作業務并不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以前合作協議的遵守。
也充分說明了我們會依法依規的去處理一些矛盾和糾紛,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但也絕不允許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肆無忌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