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廣州房地產市場迎來關鍵轉折。
大灣區經濟網廣州報道,從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1-3月全市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17.7%,二手商品房交易登記面積增長27.6%,房價同比指數持續回升,市場呈現"量價齊穩"態勢。
成交數據全線飄紅
一季度全市新房網簽面積達218.56萬㎡,其中3月單月76萬㎡的成交量創近兩年同期新高;二手房交易登記面積282.58萬㎡,3月同比增幅更達38.7%。分區域看,增城、番禺、白云等區新房成交活躍,番禺、天河、海珠則領跑二手房市場。剛需與改善需求形成良性循環——二手房交易中90㎡以下戶型占比55%,新房市場90-150㎡戶型占60%,顯示"新市民上車-業主置換"鏈條有效運轉。
房價走出低谷區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廣州一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指數自去年11月起連續四個月回升。截至今年2月,一手住宅價格指數從89.6回升至92.2,二手住宅指數從87.5升至90.6,市場預期3月數據將繼續改善。當前全市一手住宅庫存去化周期縮短至14.3個月,較年初減少0.6個月,庫存壓力明顯緩解。
廣州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歐江波指出,當前購房環境已進入"四低"階段:無限購政策、首付15%、房貸利率約3%、首套及二套房契稅降至1%,疊加房價處于低位,刺激需求釋放。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李宇嘉分析,去年四季度以來政策組合拳顯效,特別是二手房交易帶動置換需求,形成市場良性循環。
隨著中心區優質地塊項目入市,"好房子"建設推動供給端革新。荔灣白鵝潭、海珠琶洲等板塊多個高端改善盤亮相,帶動3月200㎡以上戶型成交占比提升至12%。房企加速產品迭代,智能家居、綠色建筑成新賣點,某央企項目因配置AI管家系統實現開盤去化率85%。
二季度起,廣州將加速推進首批1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政策預計釋放超萬戶購房需求。同時,專項債與專項借款支持下,土地收儲規模達300萬㎡,為市場注入源頭活水。專家預測,隨著存量項目改造提速與增量政策落地,全年商品房成交有望突破2000萬㎡,價格指數或于三季度回歸基準線。
這場由政策紅利、供給革新與需求釋放共同驅動的市場復蘇,正重塑廣州樓市格局。當"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演進,這座城市的住房供給側改革,悄然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灣區經濟網綜合編輯:高小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