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醫院涉訴需賠償還款致創新醫療下修業績, 連續虧損六年疊加股東組團減持引起股價大跌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何梓嫣
3月23日晚,創新醫療(002173.SZ)發布《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高管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下稱“《公告》”)稱,股東上海洸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洸煥”)、董事阮光寅、總裁代行財務總監馬建建計劃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比例分別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1089%和0.1791%。受上述消息影響,3月24日,創新醫療股價開盤即跌停,收盤跌幅達9.97%。
公開資料顯示,創新醫療的前身是千足珍珠,主要從事珍珠養殖和加工業務。2018年末,創新醫療完成對珍珠業務的剝離,全面向醫療服務行業轉型。2019年以來,創新醫療持續虧損,五年累計虧損超16億元。而在不久前,創新醫療發布業績下修公告,預計2024年業績虧損擴大至8500萬元至1億元, 理由是旗下公司齊齊哈爾建華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華醫院”)與深圳前海卓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前海卓越”)的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案,法院終審判決建華醫院需還款3500萬元。
股東組團減持波及股價
《公告》顯示,股東上海洸煥、董事阮光寅、總裁代行財務總監馬建建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1323.85萬股、48.02萬股、79萬股,減持比例分別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1089%和0.1791%,減持理由為企業或個人資金需求。
《公告》發布次交易日,創新醫療股價出現跌停,收盤價為10.65元/股,跌幅達9.97%。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9月24日前,創新醫療股價維持在5-6.5元區間,而截至《公告》發布前,由于政策利好和投資腦機業務等因素,創新醫療股價已翻了一倍。創新醫療的股吧內有投資者對股東組團減持事宜表示不滿,質疑公司股東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且有高位套現的嫌疑。
近年來,監管部門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強化分紅監管。2024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明確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并提出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
自2019年以來,創新醫療未實施過相關分紅,自身業績亦不容樂觀,已連續六年虧損。2019-2023年,創新醫療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1.5億元、-3.15億元、-1.03億元、-0.73億元、-0.34億元,合計虧損16.75億元。2024年,創新醫療仍未扭虧,預計虧損8500萬元至1億元,這亦意味著其六年虧損將超過17億元。
由于連續虧損,2025年1月,曾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創新醫療是否存在被ST的風險,公司回復稱,依據新規不存在觸及ST風險的情形。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上市公司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就會被交易所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此外,根據創新醫療2024業績預告,其預計營收為8-8.3億元,高于財務類強制退市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的標準,亦不涉及退市風險警示的適用情形。
雖然創新醫療暫無被ST風險,若始終無法扭轉長期虧損的局面,或難讓投資者保持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與公司業績多年虧損相比,計劃減持股份的馬建建,其薪酬卻在持續上漲。財報顯示,2019-2023年,馬建建的稅前薪酬分別為117.06萬元、136.56萬元、163.62萬元、167.16萬元、187.96萬元。
3月25日,創新醫療再次開盤跌停,當日收盤價為9.59元/股,跌幅達9.95%。
旗下建華醫院拖累業績
2016年2月,創新醫療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新增三家子公司建華醫院、海寧康華醫院有限公司、江蘇福恬康復醫院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從珍珠業務拓展到醫療服務行業。除上述三家醫院外,建華醫院在2018年完成對齊齊哈爾明珠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明珠醫院”)的控股,明珠醫院成為創新醫療的孫公司。截至目前,創新醫療擁有四家醫療機構。
2019年開始,建華醫院陷入持續虧損,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同比下降13.98%;實現凈利潤-2.65億元,相較2018年同比下降356.84%,2020年虧損1.93億元。2021-2023年,建華醫院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069.57萬元、-5482.39萬元和-1347.45萬元。建華醫院連年虧損亦拖累了創新醫療的業績,2024年半年報顯示,創新醫療收購建華醫院已形成并計提了6.29億元的商譽。
除了經營層面的業績虧損,建華醫院在合規管理方面的瑕疵和相關訴訟糾紛亦影響著創新醫療的利潤。
根據2023年年報披露,建華醫院與前海卓越有關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主要涉訴事實為建華醫院前董事長梁喜才于2017年以“齊齊哈爾建華醫院”的名義,與前海卓越和斯凱瑞博國際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斯凱瑞博”)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對斯凱瑞博以其與齊齊哈爾建華醫院簽署《設備銷售合同》而產生的所謂“應收賬款債權”為標的,向前海卓越申請商業保理服務的事項進行了確認。后斯凱瑞博在保理融資期限到期后違約,前海卓越依據深圳國際仲裁院作出的裁決,申請對齊齊哈爾建華醫院強制執行未果。前海卓越以齊齊哈爾建華醫院和建華醫院存在人格混同的情況,起訴建華醫院,要求建華醫院對齊齊哈爾建華醫院的債務承擔責任。
2025年2月,創新醫療發布業績下修公告稱,依據終審判決,建華醫院需承擔還款責任約3500萬元,因此創新醫療須確認營業外支出3500萬元左右,同時相應減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進行相關調整之后,創新醫療2024年度的營業收入為8-8.3億元,凈利潤預計虧損由原來虧損5000-6500萬元擴大至虧損8500萬元至1億元,同比下降147.90%至191.65%;扣非后的凈利潤預計虧損6700萬元至5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70%至139.26%。
2024年12月,建華醫院就曾因違反診療規范,包括過度診療、重復收費等行為,被齊齊哈爾醫保局責令改正并退回損失的醫保基金321.28萬元,并處造成損失金額一倍的罰款。受上述處罰影響,創新醫療2024年凈利潤因此預計減少了642.6萬元。
此外,建華醫院下屬的明珠醫院亦在2024年9月受到行政處罰,其涉嫌存在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等問題,違反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龍江縣醫保局對其予以處罰,責令其退回損失的醫保基金并處造成醫保基金損失金額1.25倍的罰款約25.4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來,腦機接口被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未來產業代表之一,工信部等多部門亦發文支持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產業。創新醫療于2021年初參與投資設立了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靈腦機”),投資腦機業務亦給創新醫療帶來了極高的關注。根據創新醫療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的回復顯示,2024年,經過不斷地優化改進,博靈腦機針對偏癱患者居家使用的上肢運動功能輔助與增強系統目前已進入生產樣機階段。博靈腦機除因與科研機構合作而銷售少量產品外,其產品尚未正式上市,所以并未產生具有市場意義的銷售收入。投資腦機業務能否助力創新醫療企業走出業績低谷,仍待時間驗證。
記者就股東減持、經營業績和市值管理等問題致函創新醫療,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