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魔法原子召開「原子雙生」場景戰略發布會,宣布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小麥”將于年內量產400臺,率先應用于工業制造與商業服務領域。
發布會上,身高174厘米的小麥以主持人身份亮相,展示其2米/秒的持續奔跑能力及多場景服務技能。同步推出的還有四足機器人及全球首個垂直場景大模型“原子萬象”,后者通過快慢雙模協同架構,實現復雜環境下的自主決策與任務執行。
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表示:“人形機器人必須‘有用、好用、有人用’。”這一目標背后,是技術突破與生態協作的雙重支撐。
破解人形機器人落地難題
人形機器人的規?;瘧?,長期受限于環境適應性與任務復雜度。魔法原子發布的“原子萬象大模型”,通過分離“快速響應”與“深度認知”系統,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解法。
在工廠場景中,小麥通過動作專家模型(快系統),將點膠工序的成功率與效率提升數倍。該系統可實時調整機械臂軌跡,應對生產線上的突發干擾,例如物料位置偏移或設備振動。
在商場導購場景,小麥依托多模態大模型(慢系統),結合消費者衣著、語音信息,主動推薦商品并完成支付引導。這一能力源于對數百萬條真實數據的訓練,涵蓋用戶行為、環境參數及任務歷史。
魔法原子與追覓科技合作,在工廠實訓中采集高價值數據。例如,小麥經過三個月訓練,將高速馬達上下料的效率提升至熟練工水平。魔法原子副總裁陳春玉強調:“仿真數據無法替代真實物理交互?!蹦壳?,魔法原子已積累數百萬條場景數據,并計劃向合作伙伴開放部分數據集,加速行業技術迭代。
構建機器人生態新規則
技術落地的另一面,是生態協作與社會責任的平衡。魔法原子通過兩項戰略,重新定義人形機器人的行業價值。
魔法原子宣布聯合1000家合作伙伴,在工業、商業、家庭等場景中落地人形機器人。在追覓科技工廠,小麥已承擔物料搬運與產品檢測任務;在商場,其導購、餐飲服務能力多次成為焦點。吳長征表示,選擇家電制造切入,因其產線兼具簡單與復雜場景,適合訓練通用能力。
發布會壓軸環節,四足機器人演示了導盲功能:在復雜路口避讓障礙、通過語音提醒路況,甚至協助視障用戶掃碼購物。該機器人搭載情感交互系統,支持語音、觸覺等多模態互動,未來將覆蓋更多公共服務場景。
魔法原子的探索,為行業提供了兩條清晰路徑:
技術路徑:垂直場景驅動研發
聚焦家電制造、商業服務等垂直領域,通過原子萬象大模型實現技術與需求精準匹配。這種“場景優先”策略,讓人形機器人以實用性贏得市場信任。
生態路徑:開放協作與社會價值并重
從數據共享到導盲項目,魔法原子將技術紅利轉化為行業與社會的共同資產。其量產400臺的計劃,不僅考驗供應鏈能力,更需建立跨場景的服務網絡。
結語
全球人形機器人競爭日趨激烈,魔法原子以“真實數據+垂直場景+生態協作”的組合,展現了差異化突圍的可能。當小麥從工廠走向商場、家庭,甚至馬拉松賽道,或許意味著人形機器人真正進入了“服務人類日?!钡男码A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