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達摩財經
3月24日,中國太平發布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保險服務收入1112.68億港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凈利潤84.32億港元,同比增長36.2%。至2024年末,中國太平的總資產約為1.73萬億港元,較年初增加14.9%。
對于2024年的業績表現,中國太平董事長尹兆君給予了一定的肯定,表示中國太平“取得了近年來最好的經營業績”。
但這份亮眼的成績卻沒能助推中國太平的股價,財報發布次日,中國太平股價跌超7%。截至3月27日,中國太平股價為12.1港元/股,最新市值434.88億港元。
比起中國太平的業績表現,公司在股東回報方面稍顯不足。分紅方案顯示,中國太平2024年度計劃派發現金股息12.58億港元,每股分紅0.35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國太平分紅方案為每股分紅0.30港元,雖然分紅水平有所提升,但按照凈利潤大幅增長的程度看,股利支付率反而較2023年縮水不少。
近兩年,中國太平股利支付率連年下滑。Wind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中國太平的股利支付率分別為33.41%、17.42%、14.92%。而已公布2024年度分紅方案的險企中,中國平安股利支付率為36.47%、中國太保為23.11%、中國人壽為17.18%,均高于中國太平。
自2024年初至今,中國太平股價也上漲不少,股價幾近翻倍。以3月27日股價計算,其股息率僅有2.89%。2024年以來,市場上增量資金已經明顯向高股息標的偏移,以追求穩定收益,而目前股價大幅上漲的中國太平對資金來說已經不再具有吸引力。
投資推動凈利潤大漲
中國太平歷史可以追溯到于1929年,源自太平保險、中國保險、民安保險三大民族品牌。2009年,公司統一“中保”“太平”“民安”三大品牌,更名為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2011年,中國太平被列為中央管理企業。
上世紀中期,中國太平一度以發展境外保險業務為主,主要市場在港澳,內地市場則歸屬了老人保。直至2001年,太平人壽和太平財險才重新在內地復業,因此比起同為央企的國壽和人保,起步相對較晚,體量也有所差距。截至2024年末,國壽集團未包括財險業務的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為6.77萬億元,人保資產規模為1.77萬億元。
2024年,受國家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回暖上漲,險企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疊加保險業務結構優化和規模增長,助推凈利潤同比大增。
中國太平也同樣如此,其凈利潤大漲的背后,投資端做出的貢獻功不可沒。
截至2024年末,中國太平投資資產15621億港元,較2023年年末增長15.8%,實現凈投資收益503.36億港元,同比增長12.0%。中國太平表示,凈投資收益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債券利息收入高于2023年同期。
2024年,中國太平實現凈投資收益率3.46%;總投資收益率4.57%。總投資收益665.43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98.2%。主要原因為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利得由上年的虧損轉為盈利。
中國太平透露,由于集團加強權益市場研究,持續提升投資能力,持有的高股息策略品種表現較好,受此影響,去年集團持有的港股綜合投資收益率為27.66%,跑贏恒生含息指數4.73個百分點。
從保險業務端看,太平人壽作為中國太平利潤的主要來源,由于主動優化負債結構,全面推進分紅險轉型,增長較為穩定。2024年,太平人壽的原保費收入錄得1958.67億港元,同比增加了4.5%。
尤其在新業務價值上,2024年,太平人壽實現新業務價值132.16億元,同比增長94.2%,重回百億臺階。新業務價值率32.5%,同比提升16.6個百分點,中國太平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聚焦價值型產品推動,貫徹落實“報行合一”。
雖然太平人壽保費收入同比增加,但去年全年壽險行業保費端復蘇,各大壽險公
司的保費增速都在增長,太平人壽的市場份額反而出現下滑。年報顯示,2024年,太平人壽在國內壽險市場的份額為4.5%,與2023年的4.8%相比,下降了3bps。
亮眼業績下仍有諸多問題
在中國太平的壽險業務方面,除了太平人壽表現較好,旗下的其他壽險子公司以及財險業務卻仍相對薄弱。
近兩年,養老業務是中國太平投入較多的重點業務,截至2024年末,中國太平的5個自持自營康養社區已投運,并有76家“自有+第三方合作”社區,但其保費收入卻不見增長。
2024年,太平人壽(香港)實現原保費收入1508.13億港元,同比減少15.5%,太平養老的原保費收入為884.43億港元,同比減少10.5%,二者都出現了雙位數下滑。
在財險業務上,中國太平旗下的財產保險業務主要由太平財險承擔。2024年,太平財險原保費收入同比增加2.2%,錄得210.05億港元。境內財險業務實現凈利潤8.04億港元,同比增長831%。太平財險之所以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上年同期的低基數。太平財險在2023年的凈利潤僅有0.86億港元。
相比與壽險板塊,太平財險在業務上缺少顯著特色,在機制上又是國企體制,競爭力相對不足。因此盈利狀況不穩定,綜合成本率多年接近100%,時有虧損。即便2024年凈利潤得到大幅增長,但整體對集團的貢獻程度依然較低。
中國太平在2024年代理人和客戶數均出現下降,太平人壽在用戶服務與經營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截至2024年末,太平人壽的代理人總數為22.61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8613人,降幅3.7%。個人客戶數量為1390.7萬人,與上年同期1517.4萬人相比,減少了8.35%。
太平財險的客戶數下滑更為嚴重,2024年末,太平財險的個人客戶數量為868.69萬人,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116.64萬人,降幅為11.84%。公司客戶也減少了2.27萬家,還剩48.09萬家。
對中國太平來說,2025年無疑是重要的一年,不久之前,中國太平剛剛完成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更迭。
去年12月,中國太平時任董事長的王思東到齡退休,時任總經理尹兆君升任董事長。3月5日,中國太平公告稱,收到金融監管總局的任職批復,已核準李可東太平集團總經理的任職資格。中國太平新高層領導班子搭建完成。
尹兆君、李可東均為內部選拔,也是中國太平罕見的內部選拔將帥組合。如此既可以減少磨合時間,也能更好的進行內部資源調配,中國太平在二人的領導下會做出何種轉變亦值得期待。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