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1日,昆明機場的一架波音737飛機即將起飛。兩名少年蜷縮在起落架艙內,他們的“冒險游戲”即將演變成一場生死考驗。
飛機升空后,巨大的轟鳴聲和極寒缺氧的環境讓其中一人松手墜落,另一人則憑借本能死死抓住金屬桿,在萬米高空熬過91分鐘,最終奇跡生還。這個活下來的男孩,正是當年14歲的梁攀龍。
20年后,當人們再次提起這起轟動全國的“扒機事件”時,梁攀龍已褪去少年的桀驁,成為重慶一家寵物店的老板。
他改名為梁子松,養貓遛狗、接送女兒上學,過著看似平凡的生活。但這段經歷背后的叛逆、傷痛與救贖,卻始終在他的人生中回響。
2004年的梁攀龍,是湖南懷化五中的初一學生。父母眼中,他是個聰明卻沉迷網游的“問題少年”:他多次逃學扒火車流浪,從張家界到貴陽,甚至用早餐錢通宵打《傳奇》。
第三次離家出走后,他在昆明救助站遇到了同齡的束清——一個因父母離異離家出走一年的云南男孩。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干一票大的”。
11月10日晚,他們鉆過昆明機場的圍欄,躲進停機坪的草叢。次日清晨,一架即將飛往重慶的3U8670航班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趁著地勤人員疏忽,兩人爬上起落架艙。梁攀龍回憶:“我們以為飛機不會馬上起飛,只是想躲進去玩玩。”
飛機滑行時,巨大的震動和噪音讓兩人驚慌失措。束清因未抓住金屬桿,在起飛瞬間墜亡。
梁攀龍則縮在艙內,經歷萬米高空的極寒缺氧:“耳朵快被震聾了,冷到后來反而覺得熱,我還脫了外套。”
飛機降落時,起落架突然打開,他懸空掛在輪子上,又拼命爬回艙內,最終被地勤人員發現。
這場“冒險”的代價是慘痛的:束清的母親獲賠7萬元,梁家則因后續醫療糾紛拿到5萬元賠償;梁攀龍的右耳膜內陷、左耳穿孔,并患上航空性中耳炎和噪音性耳聾,多年飽受耳鳴和頭痛折磨。
扒機事件后,梁攀龍一度成為媒體焦點。央視《共同關注》邀請他錄制節目,帶他參觀北大、清華。
或許是受到觸動,他戒掉網癮,中考以802分(滿分900)考入懷化五中高中部,并憑借繪畫天賦考入四川美術學院。
大學期間,他擅自退學,理由是“專業沒前途”。父母為此崩潰,他卻輕描淡寫:“我只是想換個活法。”
此后,他輾轉深圳、重慶打工,當過藝考老師、寵物美容師,甚至開過繪畫班,但總是“干幾個月就膩了”。
2016年,梁攀龍的人生再次轉向。他在寵物醫院打工時結識前妻,兩人閃婚又閃離,留下一個女兒由父母撫養。
談及婚姻,他坦言:“她想要安穩,我卻受不了約束。”這種矛盾也體現在事業上——他拒絕朋友“直播帶貨”的建議,堅持開實體寵物店:“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如踏實做事。”
如今的梁攀龍,每天清晨6點起床遛狗、給寵物洗澡剪毛,晚上10點關店。疫情期間,他一度靠送外賣維持店鋪,甚至睡在店里省房租。
被問及是否后悔扒飛機的選擇,他搖頭:“那是年少無知,但人生沒有回頭路。”
梁攀龍的經歷,始終伴隨著爭議。一方面,他被視為“幸運的幸存者”:全球129例扒機事件中僅29人生還,而他在零下40℃、缺氧環境下存活,堪稱生理奇跡。
另一方面,他的叛逆被歸結為家庭教育問題:母親左君過度溺愛,父親忙于打工疏于溝通,甚至在他離家時只能哀求“別跑太遠”。
2024年的梁攀龍,在重慶開了第二家寵物店。他很少提及往事,但店里掛著兩幅自畫像:一幅是14歲抓著起落架的少年,另一幅是抱著女兒的父親。
他說:“前半生我為自己活,現在要為女兒攢學費。”
偶爾有顧客認出他是“那個扒飛機的人”,他會笑著轉移話題:“要看看新到的布偶貓嗎?”唯有夜深人靜時,他會在社交平臺發一段話:“人總要摔過跤,才知道地上的石頭有多硬。”
或許,這就是梁攀龍與過去和解的方式——把驚心動魄的傳奇,活成細水長流的平凡。
本文作者 | 老A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藍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