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再忙別忘“做2事,吃3樣”祈福納吉,平安健康
微風輕拂,鳥語花香,到4月4號我們將迎來清明節。清明節,是有著雙重意義的日子,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節氣,又是傳統節日。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源于上古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融合了寒食節(禁火冷食)與上巳節(踏青祈福)的習俗。
清明節是一個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的節日,老傳統要傳承。又因清明時節天氣變暖,花紅柳綠,也是踏青親近大自然迎春。 習俗常與美食文化相伴, 4月4日清明,再忙別忘“做2事,吃3樣”祈福納吉,平安健康。
清明做2事
一,掃墓祭祖
不管多忙,清明節掃墓都是人們心中最重要的一項。傳統習俗,人們會在清明節這天前往墓地,清理雜草,擦拭墓碑,再獻上鮮花和貢品,以表達對已逝親人的思念和敬意,同時希望能夠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有出息。
此外,傳統祭祀講究“前三后四”,如果清明節當天人太多,道路擁擠不方便,也可以在清明節前三天和后四天來祭掃。
二,放風箏
清明節是有假期的,春回大地,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正是春游的好時光。可以在掃墓之余一家人在外游玩一番,尤其是放風箏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古人認為,放風箏可以“放晦氣,除病消災”,帶來好運,平安順遂。
清明吃3樣
一,吃青團
青團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物。它是用糯米粉和青艾汁制作而成,里面再包上豆沙或者咸蛋黃等餡料,涼熱都可以吃,軟糯糯的,寓意著生活的甜美和團圓。
青團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是糯米粉,艾草粉,咸蛋黃,肉松,沙拉醬;2,把糯米粉里拌入艾草粉,加熱水拌面后揉成面團;3,把咸蛋黃上鍋蒸熟,碾碎后拌入肉松和沙拉醬;
4,揪面團成面劑,取面劑雙手按扁,包入蛋黃餡,封口,碼在鋪了油紙的屜上;5,鍋里水燒開后,上屜蓋上蓋子中火蒸12分鐘,關火
二,吃春餅
每到清明節這天,一些地方就有吃春餅的習俗,這其實也是古代寒食節吃冷食的遺風,寓意著健康圓滿。
春餅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面粉,清水,植物油少許;2,把面粉舀入小盆里,攪入清水成緩慢流動的稠面糊,攪勻至細膩無疙瘩;3,電餅鐺刷少許植物油預熱,舀入面糊,攤薄攤勻,上下火烙熟即可
三,吃雞蛋
清明節吃煮雞蛋是南北地區都有的傳統習俗,寓意著圓滿和新生,也是對祖先的供奉,同時也是對家族人丁興旺的祈盼。在清明節前人們就會把雞蛋準備好,也有的磕破做成茶葉蛋,寓意“破除霉運”。在民間也有“清明吃一蛋,力氣長一萬”的說法,說明清明時節吃雞蛋也是健康的飲食方式,對身體有益。
鹵茶葉蛋的做法:
1,需要準備的食材:雞蛋,紅茶,八角,香葉,十三香,醬油,鹽;2,煮鍋里加水,放紅茶、鹽、醬油、香葉、八角,其中的鹽和十三香多放;
3,大火燒開后嘗嘗咸淡,咸且顏色深紅為好;4,轉最小火,把雞蛋洗凈下鍋煮10分鐘,磕破再煮2分鐘,關火燜一夜即可
感謝閱讀! 美食就是家的味道,有愛才能做得更好。我是寶媽小廚,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與鍋碗瓢盆交手多年,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喜歡三五好友相聚,鼓搗一些拿手好菜,也會分享家里的三餐,有家常菜、宴客菜、面點,湯羹、節氣民俗。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你的小手分享出去,歡迎常來哦,我在這里等你。 碼字不易,禁止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