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之后,大城市可謂是“地王”頻出。
3月27日,成都土拍市場熱鬧非凡,一塊金融城3期的住宅用地開拍,華潤、招商、華潤、建發等一眾國央企參與競拍,最終建發以樓面地價41200元/平方米獲得該地塊,刷新了成都的樓面地價記錄,成為了成都的新“地王”。
3月25日,杭州也拍出了新“地王”。杭州濱江區西興單元地塊經過72輪競價,最終杭州本土企業濱江以樓面地價7.7萬元/平方米拿下該地塊,創下了杭州樓面地價的歷史紀錄。
3月18日,經過260輪舉牌競價后,中海以樓面地價10.23萬元/平方米拿下了北京海淀區一宗地。該樓面地價刷新了北京以往的樓面價格紀錄,成為北京新的“地王”。
而在2月25日,上海靜安區擬以以協議方式出讓靜安寺附近的兩宗地塊,其中住宅用地總價約4.87億元,占地面積約0.21公頃,容積率1.44,折合樓面價約16.11萬元/平方米,意向者為上海靜投置新城市更新建設有限公司。16.11萬元/平方米!這意味著該地塊將取代徐匯濱江原小米地塊,成為全國新的樓面地價“地王”。
2025年以來,為何“地王”頻出,樓市難道真的要反轉了嗎?
我認為這些城市屢屢拍出“地王”,向市場傳遞了強烈的信號,房地產仍具有很大的價值,央國企愿意豪擲重金去獲取優質土地。既然敢用這么高的價格拿地,也是向市場釋放出看好后市的態勢。既然敢用這么高的價格買地,以后建出來的房子房價估計就要賣得更高了。
“地王”具有很好的標桿的作用,與穩樓市的目標是相符的。自從去年9月份定下了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目標后,各項房地產支持措施在不斷出臺,且今年以來,上面多次提到要穩樓市,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想必頻出“地王”傳遞的信號就不言而喻了。央國企都敢花這么高的價格買地,房價還能繼續跌嗎?
當然,央國企這么積極的拿“地王”,不僅僅是響應穩樓市的目標。其實也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的一種判斷。雖然近幾年樓市處于一種下行調整的態勢,但是大城市的樓市已經呈現止跌回漲的跡象,且這些大城市的核心區域的優質板塊的房價已經率先漲起來了。
不管房地產是增量市場還是存量市場,大城市的核心區域都是稀缺資源,這些板塊的房子也是稀缺資產,價格也會率先漲起來,甚至繼續創新高。而這波“地王”成交的地塊可以說是各個城市非常核心的優質地塊。而實際上,進入存量市場之后,核心區域的優質房產將會更受青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