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
南通市首家面向特需兒童開設的
博園嵐郡幼兒園
正式開園
作為崇川區殘聯定點康復機構
該園通過"康復+教育"融合模式
為每位特需兒童
量身定制個性化成長計劃
不僅填補了
南通特需兒童專屬學前教育機構的空白
也為眾多特殊家庭點燃了希望之光
上午
博園嵐郡幼兒園的一間教室里
傳出輕快的鼓點聲
一群孩子正 跟隨音樂的節奏
拍打著非洲鼓
這些孩子大都是孤獨癥兒童
8歲的星星(化名) 便是其中的一員
星星母親王女士表示
過去輾轉于康復機構
與普通幼兒園之間 的"雙軌生活"
不僅耗費精力
干預效果也不理想
這段時間星星通過系統的教育和康復
無論是語言能力、社交技能
還是自理能力
都有了顯著提升
星星媽媽:
孩子的變化很大。他在家里已經能夠幫我做一些事情了,也能自己玩簡單的游戲,我們非常欣慰。
目前
幼兒園共接收了200余名
3-14周歲的
孤獨癥譜系障礙
發育遲緩及唐氏綜合征等特殊兒童
園內配備了言語治療室、感統訓練室
運動治療室等專業教室
采取全日托與半日托相結合的彈性機制
每個入學兒童
均需接受包含
運動機能、模仿能力、認知水平
語言發展和社交能力
五大維度的專業評估
據此制定專屬的康復訓練和教育計劃
博園嵐郡幼兒園教學督導 王雅君:我們會根據孩子的需要,實施精準干預。如對運動功能障礙兒童采用物理療法,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則通過語音刺激訓練配合認知行為引導,進行系統康復。
據了解
博園嵐郡幼兒園的前身是一家康復中心
轉型后組建起跨學科團隊
現有專職教師30余名、康復治療師20余名
并配備心理輔導師及社工支持
記者了解到
為了支持特殊兒童康復
崇川區政府為符合條件的孩子
提供每年9個月的基本康復救助
由區殘聯負責按要求兌現
區教體局則按10倍標準
給幼兒園撥付每個孩子的公用經費
讓他們與普通幼兒一樣
在藍天下幸福成長
來源:城市日歷
記者:繆夢桔、張可嘉
編輯:王巧晴
責編:李可芹
審核:曹晨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