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5日,在上海青浦區金澤鎮云騰路附近,一頭大型黑色野豬在街頭肆意奔跑,路人受到驚嚇紛紛躲避。有人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這頭野豬出現在現代公寓和沿街商鋪之間,它驚慌失措,在路面和樓宇間橫沖直撞,險些撞到過往的行人。
這一場景,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野豬帶來的威脅,也引發了公眾對野豬問題的廣泛關注。
野豬,這種原本生活在山林中的動物,如今卻頻繁地闖入人類的生活空間。事實上,野豬泛濫的問題早已不是個別地區的偶發現象。據人民網去年11月11日報道,國家林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野豬數量在2024年1月份已突破200萬頭,在28個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在26個省份出現致害情況。野豬數量的急劇增加,給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帶來了嚴重的挑戰。
野豬肆虐,多地深受其害。比如野豬進入農田啃食、踐踏作物的情況屢見不鮮。農民們辛苦種植的莊稼,在野豬的肆虐下毀于一旦,經濟損失慘重。同時,野豬進入道路引起交通事故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它們突然闖入道路,讓司機們措手不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風險。
在城市中,野豬的身影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去年3月份浙江杭州一頭野豬在街頭流竄,不僅沖撞、咬傷行人,還撞破玻璃墻闖入一家商店,給市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江蘇南京去年8月份一頭野豬侵入高鐵聯絡線,與列車相撞,引發設備故障。北京門頭溝也有野豬闖入居民家中,還有的城市甚至在地鐵中也能看到野豬。
面對野豬泛濫成災的現狀,我國自去年7月份提出將野豬移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即不再對野豬進行特殊保護。這一舉措的出臺,旨在為解決野豬致害問題提供法律依據,允許地方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控制野豬數量。比如采用招標獵人去捕獵野豬的方式來控制其數量。
對此南京市曾積極響應,試圖通過招標的方式來消滅過多的野豬。去年6月,南京市江寧區農業農村局發布招標公告,以91.5萬元預算采購2024年野豬種群防控技術服務,數量不低于300頭。然而,一家當地企業中標后卻又主動放棄了中標資格,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初,江寧區約343平方公里林地,有約700頭野豬。科研人員的調查數據表明,整個江寧區的野豬種群密度是2.47到2.72頭每平方公里林地。而南京林衡農業科技公司工作人員今年年初在接受江蘇電視臺記者采訪時稱,國家規定,南方丘陵地帶2頭(野豬)每平方公里(林地)的時候,就需要控制它的種群密度了。從該數據來看,江寧區的野豬種群密度已經超過了2頭每平方公里林地,控制野豬數量迫在眉睫。
南京市中標的企業之所以后來又放棄中標資格。表面上雖然稱是人手不夠,但推測實際原因是會打獵的獵戶不好招聘,能干這個的人很少,而且捕獵野豬過程中如果受傷估計還得賠錢,所以捕獵野豬這個錢并不好掙。
無獨有偶,去年9月2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也發布公告,計劃在西吉縣內獵捕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此舉吸引各路捕獵高手紛紛報名。然而,一個月后,“賞金獵人”卻表示進退兩難。因為當地規定“不能用槍,不能下毒,也不能使用弓箭”,于是有的隊伍連日來捕不到一頭野豬,不得不中途退出。
這位曾經是受保護動物的野豬,如今的數量已突破200萬頭,其數量的快速增長與其超強的繁殖能力密切相關。一對野豬在適宜的環境下,繁殖能力十分驚人。一般來說,野豬的繁殖周期較短,雌性野豬每年可以產仔1 - 2窩,每窩可產仔4 - 12頭。以較為保守的估計,一對野豬一年時間中,子代數量就能達到數十頭。如果環境適宜、食物充足,兩年時間野豬的數量就能實現數倍的翻番。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野豬數量的增長已經呈現出失控的態勢。2024年初我國野豬數量已突破200萬頭,這個時間至今已過去近一年零三個月,其數量的增長預估可數以十萬計。
然而要控制野豬數量卻并不容易,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捕獵難度大
捕獵野豬并非易事。一方面,野豬生性兇猛,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捕獵過程中獵手面臨著較大的安全風險。如前文所述,在寧夏西吉縣,由于不能使用槍、毒和弓箭等有效的捕獵工具,捕獵隊伍連日來捕不到一頭野豬,不得不中途退出。另一方面,野豬的活動范圍廣泛,它們在山林中穿梭自如,行蹤不定,增加了捕獵的難度。
專業人才匱乏
捕獵野豬需要專業的技術和人才。然而,目前會打獵的獵戶數量越來越少,能干這個行當的人十分稀缺。而且,由于捕獵野豬的風險較大,收益相對較低,很多人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這就導致了在招標防控野豬項目中,企業難以招聘到足夠的專業人員來完成捕獵任務。
法律法規限制
雖然野豬已被移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但在捕獵過程中仍然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限制。例如,不能使用槍、毒和弓箭等武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捕獵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對于捕獵野豬的行為也需要進行嚴格的監管,以防止出現非法捕獵和濫捕濫殺的情況。
但是我們也不能放任野豬的數量無限制的增長,不然更多的野豬只會更多地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合理控制野豬數量既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
野豬數量的過度增長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它們會過度啃食植被,破壞森林和草原的生態平衡,影響其他動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合理控制野豬數量,有助于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
野豬經常進入農田啃食、踐踏作物,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農民們辛苦種植的莊稼被野豬毀壞,不僅影響了糧食產量,也降低了農民的收入。控制野豬數量,可以減少野豬對農田的破壞,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野豬傷人事件和引發交通事故的情況時有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合理控制野豬數量,可以降低野豬與人類接觸的機會,減少野豬傷人事件的發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時,也能減少因野豬闖入道路而引發的交通事故,維護交通秩序。
控制野豬數量需要探索合理的方法,建立科學的野豬監測體系,及時掌握野豬的種群數量、分布范圍和活動規律。通過監測數據,制定合理的捕獵計劃和防控措施,提高控制野豬數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對野豬棲息地的管理,減少人類活動對野豬棲息地的干擾,引導野豬向適宜的區域活動。
除了傳統的捕獵方式外,還可以探索多元化的防控手段。例如,采用圍欄、電網等物理防護措施,防止野豬進入農田和人類居住區域。利用聲音、氣味等驅趕裝置,對野豬進行驅趕,減少野豬在特定區域的停留時間。此外,還可以開展生態調控,通過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增加野豬的天敵數量,對野豬種群進行自然控制。
我國野豬數量已超200萬頭且仍在快速增加,控制野豬數量面臨著諸多困境。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農業生產和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們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積極探索有效的防控方法,努力在控制野豬危害和不影響野豬種群延續、保護生態系統之間找到平衡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消息來源:《極目新聞》3月27日視頻報道《上海街頭驚現野豬狂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