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多鄰國,靠“追殺”套牢一億人。
作者 :陳皮糖
來源: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
誰也想不到,洋抖“難民潮”帶來的潑天富貴,惠及的除了小紅書,還有一只綠鳥。
根據多鄰國官方消息,截至 2025 年 1 月 13 日,通過多鄰國學習中文的美國用戶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近 216%,許多都是專門為學習中文而下載的 [1]。
其實早在這次爆火前,多鄰國已經“悶聲發大財”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范圍內,它坐擁一億多月活用戶,約 1000 萬用戶連續使用超過一年 [2]。
2024年 12 月 App Store 中國免費榜(教育)中,它是唯一一個進 Top10 的海外企業,排名比百詞斬還要高三個位次 [3]。同樣是自帶反人類天性的學習軟件,多鄰國憑什么這么火?
01
多鄰國,有多像一個游戲
多鄰國的火爆,全民學英語大潮得背一部分鍋。無論是把考 KET、PET 當課余活動的小學生,為四六級煩惱的大學生,還是上班久了想上學的打工人,英語都是提升語言能力的首選。
多鄰國發布的語言報告顯示,2024 年,包括中國在內 135 個國家的用戶都最愛學英語 [4]。
此外,在多鄰國提供的 40 多門語言課程里,能直接用中文學習的語言還有六門,分別是日語、韓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和粵語。
其他國家常年盤踞于第二大流行語言榜單的法語和西班牙語,在中國反而沒那么“受寵” [4]。中國人對日語的興趣更大,一方面是自帶天賦,入門容易;另一方面,學日語往往是出于娛樂需求,比如能更方便地追番和看漫畫 [5]。
同理,愛學粵語的中國人,辛苦打卡 300 天,不過是夢想能在 KTV 來首原味的《海闊天空》或《富士山下》。
不過,能學的語種足夠多并不是多鄰國獨一無二的全部原因。光看課程內容,你會發現它與其他軟件沒有本質區別,都離不開聽說讀寫四件套。
多鄰國讓人上癮的魔力,在于它近似游戲的學習機制,堪比語言版的消消樂,關卡耗時不長,基本在 5-15 分鐘左右,獎懲體系也很完善。
用戶每天上線可以得到初始的五顆紅心,相當于游戲體力值。進入單元挑戰時,每答錯一題扣一顆心,答對則會收獲震動或“叮”聲的音效反饋,以及“太棒了”“泰酷辣”等情緒鼓勵。
連續做對的題目越多,得到的反饋也越好,比如更絢麗的全屏動畫和更多的獎勵。積分、寶箱、成就等游戲常見的獎勵元素更必不可少。
更讓人充滿斗志的是排行榜——進度相似的人被自動分在一組,通過不斷刷題獲取大量經驗值,提升個人排名。想要晉級,必須獲得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績。
換言之,游戲目標從確定的“學會就能贏”,變成了具備隨機性的“擊敗對手”,學多少不是重點,卷贏別人才是關鍵。
為了升榜,“卷王”們連學幾小時都是常態,不定時掉落的雙倍經驗道具更是一分鐘都不能浪費。
一生愛做題的中國人,哪在學習時接觸過這種陣仗,不知不覺手就點到了“繼續”鍵上。
02
多鄰國用戶,被打卡“套牢”
上手簡單、學起來好玩,大家愛上多鄰國的原因很多元。但機制再有趣,用戶不上線也沒轍,多鄰國設計師深諳這個道理,把重心放在了提升日活上。
友商慣用的模式是“詞滾詞”“利滾利”,一天不登錄,任務就像福建線面一樣開始繁殖,讓人壓力爆表。而多鄰國的方案是,不增加每日任務量,靠連勝獎勵和催命通知讓用戶乖乖上線。
用戶累計打卡的天數,會化作金色的連勝數字,顯示在 App 和小組件上,不上線就會清零。
臨近打卡時間,系統還會自動發送大量通知和短信,話術包括但不限于“來學 3 分鐘好不好”的禮貌版,“手不動、腦不動,粵語何時懂”的陰陽版,以及“3 天沒學英語了,你是想怎樣?”的暴怒版。
就連桌面組件和 App 圖標也會隨時間變化,顏色由綠變紅、變紫,表情從平靜變成撒嬌、懇求、威脅,最后是教科書級的欲迎還拒——“算了,懶得管你了。”
于是,許多連勝一百甚至幾百天的用戶,在多鄰國打卡比打下班卡還積極:睡到一半,從夢中掙扎起來打卡;酒吧蹦迪中斷,坐下來打會兒卡;手術完麻藥還沒退,先指揮爸媽幫打卡。
一環扣一環的套路,組成多鄰國看似簡單實則有效的勸學路徑。但想做到這些并不容易,需要高昂的研發和營銷投入。
早在 2021 年,多鄰國就開始與 OpenAI 接觸 [6];2023 年,它成為了 GPT-4 首批合作用戶 [7],多鄰國當年為研發投入近兩億美元,占總成本將近一半 [8],2024 年更是將這筆支出提高到 2.35 億美元 [2]。
接入的 AI 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環節——生成課程內容、與用戶實時對話、優化打卡提醒內容、選擇提醒時間等 [9][10]。
此外,多鄰國還致力于把吉祥物多兒經營成一線網紅,什么熱點都愛摻合一腳,比如和劉柏辛演唱會互動,傾情出演“自己嚇自己”,和王者榮耀聯名皮膚……狂刷存在感,提升知名度。
多鄰國的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也水漲船高,從 2020 年的 3498 萬美元增長至了 2024 年的 9049 萬美元。
像剛過去的二月,它就別出心裁地制造了一起“多兒死亡事件”,正兒八經地發訃告、P 遺照、辦葬禮,還聲稱多兒可能是在等人完成課程時死的,又貢獻一波潑天流量。
就算是不用多鄰國,也肯定或多或少偶遇過這只“顯眼包”。而對于在水深火熱打卡的用戶而言,被綠鸚鵡“硬控”竟然可以成為一種互聯網時尚單品,怎么不算苦中作樂?
03
付費用戶不多,
但不影響多鄰國賺錢
靠堪比打游戲的上癮感和病毒般的傳播,多鄰國這兩年混得風聲水起。
很難想象,它也曾經歷多年虧損,2021 年甫一上市就虧超過 6000 萬美元,2022 年仍繼續虧損 [11]。
扭虧為盈的關鍵,離不開“金主”——訂閱用戶的持續輸血。2023 年,多鄰國首次嘗到盈利的甜頭,總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 5.31 億美元和 1607 萬美元。其中,訂閱收入占總營收超四分之三,有 4.05 億 [8]。
營收來源第二位的,是占比不足 10% 的廣告收入。多鄰國創始人路易斯曾坦言,廣告從不是 App 的重點,它的存在是給用戶提供訂閱的理由[9]。
到 2024 年,多鄰國訂閱收入占比持續上升,已經達到 81.2%,付費用戶數相比上年也增長了 43%。但財報同時提到,訂閱用戶只占多鄰國月活用戶的 8.8% [2]。
換言之,不足一成的活躍用戶,為多鄰國貢獻超過八成的收入,其余的人都是在“白嫖”。
一些用戶被免費噱頭吸引而來,會發現不花錢是差點意思,最常面臨的問題便是體力太少、廣告太多。做題才兩分鐘,看廣告要半分鐘。體力耗盡,只能用寶石購買、等待自然恢復,或開通會員。
而 588 元一年的會員,放在一眾 App 里絕對不便宜。想開個 7 天試用,一不留神就可能被自動扣費。
多鄰國的課程設計同樣也是吐槽重災區。簡單好上手的反面是進度較慢、更適合初學者;語法課程缺位,也使得學幾百天,歸來還是啞巴英語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 AI 生成的部分例句,搞笑的同時讓人不由自主懷疑開發者精神狀態,一時不知適用于什么場合,就像這樣:
我是一只貓,你是一匹馬嗎?
你在廁所上班嗎?
有人嘲笑自己和多鄰國的關系,就像為孩子勉強綁在一起的怨偶,要不是舍不得連勝紀錄,早八百年跑路了。
而戲精小綠鳥,卻已不滿足語言行業的基本盤,新增了音樂和數學課程;并推出進階版 Duolingo Max,主打 AI 語音互動,邁出開疆拓土的又一步 [2]。
可以預見,未來被打卡“套牢”的人,又會多一批。但話說回來,甭管花 588 還是 5 塊 8,真不想學習的時候,該摸魚還是會摸。
寫在最后:安利一個寶藏讀書博主
結婚率又創新低了。
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全國婚姻登記數相比2023年下降了約20.5%,同時創下了自1986年有公布統計以來的新低。
對于這個數據,倒也不太意外,畢竟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對婚姻都抱有比較悲觀的想法,甚至連戀愛都變得十分謹慎。正所謂:智者不入愛河,建設美麗中國。
其實,這其中有個很大的主要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沒錢。
因為不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需要錢呀。哪怕是日常我們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也無不需要money。
夏不綠,不著名作家,出版書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視版權,用寫作丈量生活的塵埃。
去視頻號、B站、小紅書搜索「夏不綠讀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用閱讀鑿開心中的冰海,在閱讀這座避難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讀者。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網、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云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群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群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