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AI 搜索真的很懂摸魚?
當 ChatGPT、Perplexity 等工具相繼問世,都說 AI 將徹底顛覆搜索領域,但現實情況卻是,當我隨手扔給它一個復雜問題時,一頓操作猛如虎,哐哐一頓搜索幾百個網頁,搜索結果卻平平無奇。
仔細一看,要么堆砌了一堆零散的信息,要么抓不住重點,感覺就像是把一堆資料硬塞給我,自己卻沒怎么動腦子,像極了敷衍了事的職場人。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 AI。畢竟換位思考一下,即便是人類,帶著問題去查資料時,也很容易被信息洪流沖昏頭腦。不少 AI 產品開始對此進行優化,比如 OpenAI 和 Grok 在推理模式基礎上又推出了 Deep Research/DeepSearch 模式。
國內廠商里,字節也剛剛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對豆包的深度思考功能進行了升級。正在測試的豆包新版深度思考的一大亮點便是免費支持「邊想邊搜」,現在下載最新版豆包 APP,或在 PC 及 Web 版豆包中即可體驗該功能。
APPSO 也第一時間進行了深度體驗。
簡單來說,用戶無需單獨開啟搜索功能,只需打開深度思考模式,AI 能在推理過程中靈活調用搜索工具,進行多輪動態搜索。
從「先搜后想」到「邊想邊搜」,AI 終于學會了如何像人類一樣搜索問題。
DeepSearch+深度思考,豆包這個新功能不止讓你少問幾步
生成式 AI 發展兩年了,顛覆搜索了嗎?
早期的 AI 搜索工具雖然不怎么做互聯網的搬運工,但模式上還是傳統的「先搜后想」的套路——先把網上的信息抓一堆,再根據這些信息組織答案。
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則不一樣,它結合了深度思考能力,把搜索和推理捆綁在一起,基于每一步的思考結果進行多次搜索,能讓回答更有邏輯、更貼近需求。聽起來挺玄乎,我們也用幾個問題來實際體驗一下。
先來個貼近生活的投資問題,「如果我從今年 1 月開始同時投資小米股票和英偉達股票,截至 3 月 24 日收盤哪個收益更高?」豆包的回答讓我有點意外。
APPSO 拆解了豆包新版深度思考的思考過程,我們發現它的搜索邏輯有了明顯不同:
1. 先進行問題分析和框架設定
2. 獲取初步信息建立概念
3. 深入挖掘具體數據點
4. 遇到不確定性時進行額外搜索
5. 基于現有信息進行合理推斷,并給出結論
之前 AI 可能會直接給出兩支股票的漲跌百分比,然后就直接得出結論,但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則進行了多輪思考,進行問題分析和框架設定(時間段-股價表現-調用搜索工具)。
一旦有了較為妥當的思路,它便會繼續搜索,比如在互聯網上找到了 14 篇參考資料,這個過程僅僅是為了獲取一個籠統卻清晰的概念,方便進一步邊思考邊有針對性地搜索。
由于缺乏 1 月 1 日(休市)的準確收盤價,以及英偉達的數據存在不確定性,它需要再次搜索來確認這兩個關鍵數據點,最后基于現有信息進行合理推斷。
最后的結果,也不只是給出投資收益的對比,還對股價波動因素進行分析,并提示了未來的風險,甚至整理成了表格,考慮得頗為周全。
洞察到了我想問但沒說出來的問題,把需要「追問」的細節提前融入答案之中,妥妥一個醒目的投資顧問。
最近我計劃去新加坡旅游,想知道有沒有最優的往返機票方案。
普通 AI 搜索引擎可能一股腦兒搜幾百個網頁經驗帖,然后匯總交差,但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則有所不同,它會帶著問題思考,拆解幾個關鍵點——出發地、時間、預算等,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形成一個「思考-檢索-繼續思考」的良性循環。
而這恰恰也說明了豆包的新版深度思考傾向于「思考驅動」而非「搜索驅動」。
換句話說,以前需要照顧 AI 的能力,把大問題拆分為幾個小問題,一步步問清楚;可現在完全不用,直接丟出你的需求,剩下的交給豆包就行。
或許正因如此,它的整體響應速度體感上并不慢,體驗相當流暢。
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時間看國足比賽怎么辦,別急,這時候就可以請出豆包新版深度思考來救場。把你想知道的具體內容告訴豆包,比如比賽結果、關鍵時刻、球員表現或者規則積分,它就能化身速通大師,省時又高效。
當然,如果不開啟深度思考功能,我們會發現,雖然回答依然快刀斬亂麻,效率沒得說,但質量明顯就差了一截。不僅缺乏更清晰的分點羅列,連邏輯層次感都顯得單薄,甚至引用的資料信息更少。
這么一對比,像人類一樣思考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有了深度思考的加持,它能把答案打磨得更精致、更貼心,條理清晰不說,還能塞滿干貨,讓你讀起來既舒服又有收獲。
接下來,我們用更貼近個人需求的決策場景來考驗它。
對于 iPhone 16e,我們給出的觀點是,這是一臺醬香型手機,越晚入手越香,那它和 iPhone 16 比,哪個更有性價比,以及如果用膩了,又該換哪款備用機?
就像 Grok DeepSearch 標配的圖表一樣,豆包新版深度思考也提供了清晰的參數對比,屏幕、芯片、攝像頭一目了然,甚至還貼心地準備了數據遷移建議,這貼心程度值得點贊。
邏輯性是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回答的最大特點。
針對 Android 備用機推薦問題,它不會一股腦兒拋給你一堆機型名字,而是通過「邊想邊搜」的迭代循環,針對你可能會用上的使用場景,再一步步搜索、推理,最后奉上一份既有邏輯又實用的推薦清單。
當然,扒蛛絲馬跡這種細活兒,還是得交給 AI。
「悟空在第十四回中打死的六個盜賊,分別叫什么名字?該如何理解作者這一情節的安排?」豆包新版深度思考的回答不僅列出具體名字,還融入了佛學和心理學視角,分析得頭頭是道,時不時冒出幾句金句,頗有亮點。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詩人的標志性符號,那他們三者之間是否存在交集?
對于這個問題,在豆包新版深度思考的理解中,這種交集并不局限于現實生活的人際往來,還延伸到了更廣闊的文學脈絡以及彼此風格與創作上的相互影響。
最后所引用清代趙翼的點評「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恰到好處,為整個分析增添了歷史厚重感,也讓人讀后回味無窮。
從「先搜后想」到「邊想邊搜」,搜索的未來長什么樣?
技術未來學家、Google 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曾在《奇點臨近》一書中預測,未來的搜索將像人一樣思考,而不是像機器一樣索引。如今,這一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之前的 AI 搜索,其「先搜后想」的模式是一個簡單粗暴的線性過程:
「輸入問題 → 調用搜索工具獲取數據 → 基于數據進行推理 → 輸出答案。」
這種方法的短板顯而易見,非常依賴關鍵詞匹配和網頁索引技術,導致信息「廣而不深」。
基于深度思考和 DeepSearch 的 AI 搜索已經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AI 能理解自然語言中的復雜語義,比如問它「明天廣州適合穿什么衣服?」就可以分析天氣數據、時尚趨勢、個人偏好等隱藏需求,實現多維信息關聯。
而豆包新版深度思考與多輪搜索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補足了深度思考和 DeepSearch 在處理復雜、模糊及動態信息需求時尚存的幾塊短板。
- 一輪搜索無法解決的復雜問題: 更好應對需要多輪信息整合、動態調整策略的復雜任務。在思考過程中多次搜索,讓信息持續更新和補充,給出更全面、準確和深入的回答。
- 模糊查詢與信息關聯: 對于一些描述模糊、信息不完整的問題,「邊想邊搜」讓模型在推理過程中不斷搜索和驗證,逐步縮小范圍,找到相關信息
- 動態規劃與多步驟任務: 在處理需要長期規劃或多個步驟的任務時,「邊想邊搜」能夠在每一步驟中進行信息校驗和調整,提高了執行任務的成功率。
豆包新版深度思考「邊想邊搜」的執行路徑,讓我不禁想起最近常被提及的 Agent。「互聯網之父」Berners-Lee 早在多年前就提出:
真正的智能體,就是在每個具體場景中,都能自動完成用戶心里想做卻沒明確說出來的事情。
雖然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和 Agent 還有些區別,但某種程度上卻是 Agent 工程化思路在搜索上的應用。Agent 自主決策和動態調整,將任務高度自動化,大大減少額外的數據預處理和人為干預。
說白了,就是讓 AI 像一個聰明的助手,自己去網上找答案,它能自己動手,自己動腦,找到我們要的東西。用戶不需要像喂飯一樣把問題拆得細碎,才能得到滿意回答。
由此我們也可以推理出 AI 時代理想的搜索過程:
- 1. 接收并分析用戶問題 用戶提出問題后,AI 會先分析問題的內容,拆解其核心需求,并嘗試推測用戶的真實意圖。
- 2. 自主選擇搜索策略 根據問題的性質,決定是用通用搜索還是直接調用特定專業數據源。它能記住常用工具和 API 的調用方式,直接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如站點地圖或結構化數據)進行搜索,而非依賴預設流程。
- 3. 多步驟動態搜索 搜索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分成多個連續步驟。先發起初步搜索,查看結果后,可能調整關鍵詞、瀏覽網頁深入挖掘,或轉向其他數據源,模擬人類在網上探索的過程。
- 4. 實時優化搜索路徑 在搜索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判斷。如果發現當前方向無效,它會自主放棄并嘗試更有效的路徑,如同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那樣靈活應變。
- 5. 整合信息并生成結果 搜集到足夠信息后,它還會通過推理將零散內容重新組合,將結果整理成邏輯清晰的總結,確保輸出符合用戶需求。
- 6. 記錄決策過程 每一步決策和推理都會留下清晰的記錄,增強結果的可解釋性,讓用戶能追溯其搜索邏輯。
如同媒介理論家保羅·萊文森所言,技術進化是人類認知結構的外延。每個時代技術的核心驅動力是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當 AI 以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思維方式處理信息,重塑的將不僅僅是我們對搜索的習慣。
作者:李超凡、莫崇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