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就考慮給予為革命奮斗多年同志合適的軍銜,然而這件事情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而是一直拖到了建國后第五年,之所以會拖到第五年,主要是建國初期土改和剿匪工作沒解決,期間還爆發了朝鮮戰爭,這導致授銜工作一直未能進行。
朝鮮戰爭后,中央決定由彭老總、羅榮桓、徐立清、宋任窮、賴傳珠組成評選小組,對全軍還在軍中的將帥進行評級,好在幾人是我軍的翹楚,所以經過一番波折后,確定了所有將帥的軍級。
老紅軍甘祖昌在知道自己被評選為“準軍級”后,甘祖昌卻覺得,不行,這個事情,我得找中央討個說法。
那么,這件事情究竟怎么回事,為什么甘祖昌會這樣說,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1905年,甘祖昌出生在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橋頭村一戶貧農家庭,6歲的時候,在舅舅的資助下讀了一年的私塾,本以為能靠讀書改變命運,那知在第二年的時候,家里難以應付他的學費,所以在沒辦法情況下只能離開私塾,跟隨父母到地主家做應工。
七八歲的時候,跟隨大人去去萍鄉打短工,挑一些稻谷、大米賣給安源煤礦工人,再挑一些食鹽、煤油和鞭炮等東西回來,由富人賣給當地老百姓,一來一回只能掙四塊銅板,很是辛苦。
工作辛苦歸辛苦,但是好歹能養活自己,所以在一段時間里,他只能認命,可以說這時候他和那時候無數窮人一樣,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
好在這種絕望的生活,沒有伴隨他一輩子,因為在他最絕望的時候,一道曙光照進了他生命中。
這道曙光便是陳競進、謝運鵬、朱繩武,幾人的出現,讓他有機會接觸到黨組織和農民運動。
后來,方志敏來到了他所生活的蓮花縣,宣傳革命道理思想,這期間他主動找到了方志敏,隨后在方志敏的正確引導下,他知道了,窮人要翻身,就要鬧革命,隨后他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8月,經謝運鵬、蘇國珍介紹,甘祖昌成為了一名黨員,第二年的時候,加入了紅軍,隨后開啟了傳奇的軍旅生涯。
加入革命隊伍后,他沒有第一時間上前線,而是留在后方擔任江西省蓮花縣獨立團軍需處處長、湘鄂川黔兵工廠總務科副科長、紅六軍團工人連副連長、補充團政治處主任、紅六軍團供給部材料科科長等職務,期間他長期負責部隊后勤工作。
在這期間,他參加井岡山的革命斗爭及第五次反圍剿和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長征結束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這時候甘祖昌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八路軍120師第359旅,甘祖昌歷任八路軍 120 師359旅供給部軍需科科長、359旅供給部副部長等職務。
在這期間,日寇及國民黨多次圍剿和封鎖及陜北和華北地區各類自然災害,導致抗日根據地陷入了嚴重的困境,為了擺脫困境。
主席號召陜甘寧邊區開啟大生產運動,隨后359旅開進南泥灣墾荒,經過一番努力后,359旅將一個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期間,甘祖昌修械所、紡織廠、鞋襪廠等軍需工廠的工作。
這當中除了修械所外,紡織廠、鞋襪廠完全就是白手起家,可就算如此,甘祖昌一點都不怕,找到了一群做過紡織紅軍戰士,讓他們當老師教人紡織。
隨后,又在土織布機的基礎上,改造了一個簡易的織布機,這樣一來解決了人手和設備問題。
接著,他又從山西搞來了一批原材料,最后趁著大開荒,他種植了棉花樹。
這樣一來,他在很快的時間辦好了紡織廠,從而解決了全綠10000多人穿衣問題。
由于,359旅表現十分不錯,讓甘祖昌和戰友們受到了主席、總理在內的中央領導贊揚。
新疆和平解放后,為了穩定新疆局勢,鞏固國防安全,第 1 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震率兵進駐新疆,這時候的甘祖昌是第一兵團后勤部長,如何解決入疆部隊后勤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
比起內地,新疆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僅陌生,而且交通十分便不便利,如何解決部隊溫飽成為當務之急。
一番思索后,甘祖昌決定帶人進入新疆了解情況,經過一番調查后,甘祖昌找到了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國民黨不收羊毛,只要錢,這讓當地牧民沒錢買一些生活用品,這讓甘祖昌覺得這是一個突破口。
隨后,他聯系到蘇聯大使館,經過一番溝通后,不僅讓新疆當地百姓用羊毛換一些生活用品,同時還感到優惠,這樣一來,當地人慢慢原因配合拿出糧食換日用品,就這樣成功解決了10萬大軍的后勤問題。
新中國建立后,甘祖昌留在新疆工作,在這期間他先后擔任新疆軍區后勤部副部長兼供給處處長,兼財務處處長,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
在這期間,他為新疆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央領導人對此也了然于心,時不時給與照顧。
時間來到1954年,這時候組織上決定在全軍范圍內大授銜,在授銜前,需要對還在軍中的同志軍階鑒定,經過一番堅定后,甘祖昌被鑒定為正師級。
甘祖昌對此沒什么問題,隨后不久,這個鑒定被報給總政治部,總政治部經過一番考量后,決定給與甘祖昌準軍級。
甘祖昌在得知情況后,并沒有開心,而是覺得自己雖然是老紅軍,但是沒什么竣工,所以不該被授予準軍級。
之后,他將這件事情告訴妻子,打算為此討要一個說法,之后他第一時間趕到北京,反映自己的情況,希望能降低自己的評級,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獲得這樣高的榮譽。
然而組織認為,他雖然沒上前線沖鋒陷陣,但是沒有他們這些后勤工作者,作為所有人的后盾,就不可能獲得勝利。
所以,給與甘祖昌的評級完全沒問題,甘祖昌對此無話可說。
1955年,全軍第一次大授銜的時候,甘祖昌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并獲得八一勛章和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勛章等榮譽。
大授銜后不久,甘祖昌始終覺得受之有愧,隨后他以最大的經歷投入工作中,然而高強度的工作及過去的勞累,讓他的身體情況十分糟糕,為此他在工作中暈倒。
隨后,組織上安排他到后方休養,在休養一段時間后,又回去工作,這導致他的舊傷又一次負發,于是他開始了長期休養。
休養一段時間后,他覺得不能繼續這樣,于是他決定辭職回鄉黨農民。
然而他的申請沒被批準,而是經過幾次后,才同意了他的申請,就這樣開國少將甘祖昌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后,甘祖昌不僅帶領鄉親們建設自己家鄉,同時還將自己收入70%用于公益建設,在回到故鄉29年時間里,他修建了 3 座水庫、25 公里長的渠道、4 座水電站、3 條公路、12 座橋梁等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鄉江西省蓮花縣病逝,終年81歲。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