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各國軍備的美國《戰區》網站,在朝鮮公開戰略預警機之后,第一時間發文進行分析。認為朝鮮戰略預警機內飾很現代,外形也和中俄先進預警機類似,但作為重點攻擊對象,在朝鮮半島這種小空間內很容易被擊落。實戰中生存率太低,不容易發揮出應有作用,反而在和平時期能夠發揮潛能監控半島一切風吹草動。
美媒直接引用朝鮮公開報道,近日金正恩視察了這款自研預警機,同時登上飛機參觀了內部設施,以及雷達控制艙等。隨后在地面飛行控制室內,眼送這架預警機順利升空飛行,是不是還在測試不清楚,但安裝好雷達罩起飛顯然已經很成熟。美媒認為這款以伊爾-76為平臺打造,定位遠程戰略預警機的新裝備,將在監測潛在威脅、以及收集關鍵信息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僅從照片看,這款預警機采用白灰兩色混搭,外部造型方面和俄羅斯A-50,以及中國空警-2000相似。但機身很光滑看不到天線,以及其他突出設備,和全球同類預警機全身裝滿刀片天線不同,似乎更像是一個只有外殼的預警機。所以美媒懷疑它只是一款原型機,還在研發狀態用于測試飛行性能,并沒有達到交付入役的標準。
此外更大的標志性特征,是機背上略顯獨特的三角設計雷達罩,安裝了一個三面相控陣雷達,可以提供360度無死角覆蓋范圍。雷達罩下有固定支撐桿,說明大圓盤是無法轉動的,這符合采用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特點,由三面雷達拼裝起來每個負責掃描120度扇區。和美俄采用機械式掃描雷達相比,至少在性能上領先一代,美媒還特意強調和解放軍空警-2000,以及其他同類預警機相似。
進入飛機內艙后,至少看到7個獨立的工作站,艙壁上還有大量電子屏幕實時顯示各種信息,可見電子化程度很高。美媒稱內飾整潔、設備非常現代,艙室內操作員不僅可以監視空中動態,還能指揮預警作戰。如果從畫面看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似乎可以代表高技術水平的科幻電影,不過實際功能水平如何還是值得懷疑。在他們眼中雷達可能也是個外殼,機身內部整套預警系統也沒完成,艙室內先進設備只是為了參觀好看而已。
升空飛行
雖然美媒習慣貶低別人,但從這架預警機上還是可以看到奇怪一面,比如同樣采用伊爾-76平臺打造。中俄同類預警機沒有機首領航員艙,但朝鮮這款預警機就很明顯保留下來,說明它沒有安裝機首雷達。各種細節表明,朝鮮這款預警機可能還在測試中,并沒有達到完成版的程度。而且朝鮮在電子雷達等方面相對落后,雖然大圓盤看起來比空警-2000還要大,但有可能技術落后雷達體型無法做到小型化。
從2023年首次發現,到現在升空飛行也不過兩年時間,就算在航空強國中要達到這種效率,估計也是很難實現。所以美媒猜測,或許中俄都有可能參與研制,畢竟從技術角度來看三家都用同個平臺,技術上支持并不難。只是作為戰略預警機,在戰場上絕對是優先攻擊目標,或許沖突發生時留給它預警指揮的時間很有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