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稱,2024年,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降至有史最低。這意味著石油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首次降至30%以下,而50年前這一比例曾高達46%。
01
首次降至30%以下
下降原因是其在道路交通領域的需求持續下降,而電動汽車的普及率不斷上升。IEA《全球能源回顧》指出,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0.8%,低于2023年1.9%的增幅。全球道路交通需求增長放緩,尤其是中國和發達經濟體的需求下降,抵消了其他行業需求的增長。
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長2.2%,低于全球GDP3.2%的增速,但高于2013年至2023年間年均1.3%的能源需求增長率。其中,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80%以上。2024年,中國的能源需求同比增長不到3%,僅為2023年同比增速的一半。與此同時,在經歷了幾年的下滑之后,發達經濟體能源需求恢復增長,其能源需求總量同比增長近1%。
來源:視覺中國
02
電力成能源需求增長主力
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主要由電力行業推動。全球用電量同比激增近1100太瓦時,增長4.3%,幾乎是過去10年平均水平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球用電量的急劇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氣溫升高推動的。2024年,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氣溫異常偏高,家庭制冷用電需求也隨之增加。此外,工業用電量增加、交通電氣化,以及支撐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增加也是推動2024年全球用電量激增的重要原因。
報告顯示,2024年,低排放能源滿足了全球電力需求的大部分增長。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00吉瓦,連續22年刷新最高紀錄。核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過去30年第五高水平。總體來看,2024年,全球發電量增長的80%來自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這兩種能源共同貢獻了全球發電總量的40%,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天然氣發電量也穩步增加。
03
或帶來60萬桶的供應過剩
石油需求增長放緩以及產量上升可能導致2025年出現供應過剩。IEA表示,由于美洲地區的強勁產量、OPEC+減產措施的逐步解除,以及經濟形勢導致的需求增長低于預期,全球石油市場可能會出現每日60萬桶的供應過剩。
這個觀點也在《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得以印證。2025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向綠色低碳轉型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全球油氣行業將進入“變中求穩”的發展環境,我國油氣行業將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繼續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將不斷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能源發展呈現出“總量趨穩,四化加速”態勢:能源結構清潔化,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0.6個百分點,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引領全球,非化石能源投資占全球三分之一;終端用能電氣化,我國終端用能電氣化率2024年上升到約29%,預計2025年將提高到30%左右;新興技術規模化,我國新型儲能和CCS規模實現翻番,綠電—綠氫—綠甲醇—綠氨產業鏈不斷延伸;多能互補融合化,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加速深度融合,“油氣+新能源”的模式探索,推動全產業鏈向綠向新。
與此同時,全球電力消費的增長推動2024年全球能源總需求增長2.2%,超過2013-2023年1.3%的平均年增幅。IEA表示,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供應滿足。原始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2.7%(約1150億立方米),而過去十年的年均增幅約為750億立方米。
綜合《中國煤炭報》、能源輿情和人民網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