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的小孩終于長大了,而他們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那就是高考。
原本花街小孩里最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的馬思藝卻交了白卷,不僅僅是她,還有邵星池放棄了高考。
最讓人想象不到的是謝望和成為了優等生,考上了北京的大學,周海闊穩定發揮也考上北京的大學。
馬思藝在高考后便留下一封信獨自一人離開了小院不知所蹤。
而其他的小孩也一起開啟了北上的旅途,周海闊和謝望和來到北京開啟他們的大學生活,而為了生活夏鳳華和邵星池來到了北京開始了他們的北漂生活。
這里面最讓人不解的是馬思藝跟邵星池兩人在高考上交白卷這件事。
因為那可是高考啊,哪怕是在現在這個時代,高考也會或多或少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尤其是寒門子弟的一生。
何況在那個時代,高考更是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可是他們卻都放棄了人生這一次的改命機會。
這兩人放棄的原因,一個是因為“痛”,另一個是因為“恨”。
而無論是什么原因,在我看來都是對自己人生不負責的選擇。
馬思藝的“痛”
其實馬思藝能夠交白卷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她的人生底色早已注定了她的悲劇。
她從小父親早逝,被生母拋棄,是奶奶給了她家的溫暖,是花街的鄰居給了她親人的感覺。
她從小早熟敏感,而且懂事得讓人心疼。
謝天和的母親之前說過馬思藝太懂事,以后會活得很累。
馬思藝從小不喜歡欠別人,小時候謝望和給她買了新書包,她都會攢一年的零花錢給謝望和買一個手表還人情。
馬思藝從小被生母拋棄,是奶奶給了她的家,是小院的那些人給了她悲慘的童年一絲彩色。
馬思藝長得漂亮,學習也好,喜歡她的男孩也很多,謝望和對她的心思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馬思藝少女情懷也對謝望和心生情愫,但是敏感的她發現了大華子對謝望和的感情,她不想因為這件事傷害自己和大華子的友情,所以她在這件事上選擇了退縮。
因為她自卑,因為她太珍惜他們之間的感情了,因為她太害怕失去他們了。
明明她那么好,可是童年的傷痛卻伴隨了她一生。
她成績好,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未來有一個光明的前程。
可是她卻只想考洪淮師范,不僅僅是因為可以減免學費為奶奶減輕負擔,更因為那里離家近每周都可以回來陪奶奶。
在這之前,馬思藝考大學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照顧奶奶,她從未替自己想過。
因為奶奶在她被母親拋棄的時候,陪伴了她,給了她一個家。
所以她非常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可是沒想到,這一年的夏天,不僅僅奶奶去世,她的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意外去世。
她的弟弟葛思維兩人是異父同母的親姐弟,本來馬奶奶是沒有責任收養他的,但是她覺得自己老了,想要給馬思藝結一個善緣,希望因為自己收養葛思維,思藝的生母能夠對馬思藝好點。
但是馬奶奶錯了,那個女人才是傷害馬思藝的源頭。
馬奶奶去世后,馬思藝的生母回來了,想要霸占馬奶奶的房產,她還是一如既往的自私。
多年前她把女兒像一個包袱一樣扔給了馬奶奶,多年后她又把兒子也扔給了馬奶奶。
后來葛思維也不想跟著那個女人走,但是馬思藝沒有能力照顧他,說自己以后會接他回來。
可是沒想到,這一分開竟是永別,在路上葛思維不想跟自己的母親走,選擇跳河。
馬思藝短短數日同時失去了兩位至親,她的生母像個吸血鬼一樣只想壓榨她。
而她早已沒有了心思考大學,對她來說,沒有了奶奶,她考大學也沒有了意義,因為從一開始她好好學習,考大學就是為了奶奶。
而如今奶奶沒有了,弟弟也沒有了,雙重打擊下,馬思藝無法承受這樣的悲痛。
最后馬思藝無心高考,選擇了交白卷,而她也無法繼續待在小院。
馬思藝選擇了不告而辭,一方面是因為她繼續待在這里會觸景生情,徒增悲傷,因為這里擁有太多奶奶的回憶。
另一方面,她不想給大家造成麻煩,她不想欠大家的人情,她知道花街的小院鄰居們會勸她復讀,會供她讀大學,但是她不想欠別人,最后她選擇了一個人離開。
馬思藝放棄高考改命,選擇交白卷,是因為她實在是太痛了,這種命運的重擊讓她無法承受,最后選擇了離開。
邵星池的“恨”
相比馬思藝的自暴自棄,她的悲痛情有可原。
而邵星池的“恨”卻是真的對自己的人生極其不負責任。
邵星池選擇放棄高考,是因為他想要報復自己的父親。
邵星池的父親邵秉義為人高清虛偽,而且情緒不穩定,常常在家打罵自己的妻子。
這天邵秉義在單位受到氣,心情不佳,回家就打老婆,而那個時候正是邵星池面臨高考的前夕。
身為父親,邵秉義這個時候在家做出這樣的舉動,很顯然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也是個懦弱的男人,因為他在單位懷才不遇不反思自己的原因,只會拿老婆孩子撒氣。
邵秉義的妻子劉玉玲早已習慣了丈夫的家暴,甚至她也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
她一邊逆來順受接受丈夫的虐暴,一邊感動兒子的維護。
可是她身為母親卻從未真正關心過自己的兒子,她甚至在兒子高考前夕都未曾關心過他。
邵星池看不慣父親打罵自己的母親,他一氣之下把自己的準考證撕掉了。
邵星池指著邵秉義大罵:
“考個屁!你就是好大學吧,現在出書都是自己花錢,你真光榮!
邵秉義,你記著??!
從今往后我再也不用你養了!
自私自利,單有個文憑,在單位沒屁用,一喝酒就知道打我媽,想讓我成才是吧?
大學我不考了!”
邵星池其實是個好孩子,但是他太想改變自己的母親命運了,他的母親其實日子過得并不差,因為他的父親有穩定的工作,在文化館上班,還有稿費。
而他的母親是整個小院無論什么時候都穿花襯衫的女人,就是后來謝望和的母親被逼開大車,華子的母親辛辛苦苦打工,而劉玉玲早已在花街開了一家蘇繡店自己當老板了。
所以劉玉玲愿意被家暴也不離開邵秉義,是因為她舍不得這樣的衣食無憂的生活。
她其實也不是好母親,她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兒子,這里和劉玉玲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周海闊的母親羅之梅。
羅之梅為了自己的夢想和丈夫周宴臨離婚了,但是在兒子高考前夕她還是排除萬難回家了,因為她雖然愛自己,但是她也愛兒子。
而劉玉玲卻只愛自己。
劉玉玲在看到兒子撕掉準考證后,她沒有任何的阻止,在她看來這不過是一場和平常一樣的“母慈子孝”的一場戲罷了。
她從不在乎兒子在這個家的感受,而邵星池太在乎自己的母親了,他想要改變自己的母親命運卻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邵星池交白卷放棄高考,是因為他恨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是名牌大學畢業,有體面的工作。
他一直看不起自己的父親,厭惡他,甚至痛恨他,所以為了報復父親,他選擇了一種最蠢的方式,就是放棄了自己的光明美好的前途,放棄了高考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
他根本不懂,只有他考上了好的大學,有了穩定的工作,有了經濟實力,未來才能夠更好的保護他的母親。
他偏偏在年少輕狂的時代,選擇了最愚蠢的方式反抗自己的父親來保護自己的母親。
可惜事后,他的母親也沒有多么的感謝他,而他自己卻因為沒有文憑,在北京混得最差。
邵星池最后其實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早已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他活成了自己父親的模樣,甚至他不如自己的父親。
他看到謝望和的成功,看到大華子拿到自考本科文憑,他陰陽怪氣不替朋友開心,反而嘲諷。
他無法忍受別人比他成功,他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別人的優秀,他徹底變了。
他的變來源于對原生家庭的恨,對父親的恨,對母親的無奈。
他不會懂,十六歲的他的肩膀太小,根本承受不起改變別人命運的責任。
邵星池想要保護自己的母親沒有錯,他厭惡自己的父親也沒有錯,他錯在在什么都沒有年齡因為“恨”,因為“沖動”,因為“報復”,自欺欺人的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無論是馬思藝,還是邵星池,我覺得他們的行為都是對自己人生不負責任的表現,這兩人都一個因為太懂事,一個因為太想保護,最后耽誤了自己一生。
所以做人有時候需要一點自私,自私的接受一些善意,自私的在弱小的時候選擇強大自己,而不是保護她人。
因為只有你自己強大起來了,才是對身邊人最好的回報和保護。
可惜這個道理,在十幾歲的他們卻沒有人能告訴他們,沒有人給他們勇氣和支撐走過那段至暗時刻,導致走上了另一條人生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