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清明節是春季里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季春時節的開始,而清明不僅是節氣,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這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即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
清明節的習俗和講究頗多,因為這天是慎終追遠和 傳承孝道的日子,所以有著很多傳統習俗和講究,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習俗和講究,才讓我們的傳統節日過起來有滋有味。
“清明5不做,做了一年窮”,指哪5不做?清明將至,可別犯了忌諱。
1、清明節晚上不去十字路口溜達
今年的清明節交節時間正好是晚上的20:49分,而作為重要的祭祀節日,清明節晚上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十字路口祭奠祖先。
清明節作為民間傳統的“三大鬼節”之首,而民間很多地方講究清明節晚上在十字路口祭奠,因此每年的清明節前后的夜晚,都會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祭祀。
而這個時候喜歡遛彎的人,晚上就不要去十字路口遛彎了,免得踩到紙錢和看到別人祭祀而心生感慨,并且民間老人認為這是不吉利的。
2、不直呼別人的姓名
清明節前后正是一年祭祀的高峰期,這個時候的晚上是不適合直呼別人姓名的,尤其是看到有人拿著祭祀用品去祭祀的時候,這個時候直呼別人姓名是特別不禮貌的。
清明節因為是祭祖的節日,這天很多地方講究不能祝福別人“清明快樂”,因為這樣感覺有調侃和戲謔的意味,所以清明節一定記得要管住嘴,免得招人厭煩。
3、祭祀完畢不直接回家
清明節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掃墓祭祖,而掃墓祭祖一般要選擇上午太陽升起以后,并且過了中午十二點以后,就不適合去墓地祭拜,這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
而清明節掃墓祭祖完畢后,這個時候講究不直接回家,而是去人多熱鬧的地方轉轉,并且最好曬曬太陽,因為老輩人認為,這畢竟是從陰氣比較重的地方回來,這個時候直接回家不合適。
4、清明不吃咸魚和腌菜
清明節講究的是嘗鮮和吃新,因為這個時節有很多的應季時鮮上市,而民間也把這個時節上市的時令食材稱為“明前鮮”,寓意吃了這些“明前鮮”,一年都有好運氣。
而清明節是不適合吃咸魚和腌菜的,因為咸魚和腌菜都屬于陳舊的食材,在風清景明和萬物盡顯的時節,這些食物寓意著霉運,畢竟清明作為祭祖節,吃這樣的食物也顯得不合適。
5、清明節不撿拾物品拿回家
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因此很多人都會去掃墓祭祀,而這天的講究和禁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撿拾物品拿回家。
清明祭祀會有很多祭祖的供品,這樣的東西撿回家會讓人覺得特別晦氣,而且清明節也是祈福納吉的日子,這樣的日子撿外面來歷不明的東西回家,說明日子過得比較艱難,而且也會讓人瞧不起。
清明節是民間重要的祭祖日子,也是郊游踏青和祈福納吉的日子,因此一些民間的老傳統和老講究還是要遵守,所以這“清明5不做”還是要牢記,免得犯了忌諱顯得不吉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