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時期。連日來,通川各鄉鎮紛紛搶抓農時,積極開展育秧工作,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東岳鎮玉鐘村“天府糧倉 百縣千片”水稻千畝高產示范片集中育秧現場,村民們正忙著翻耕、排溝、整平秧床,拋撒谷種、澆水蓋土、覆蓋地膜,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農技人員現場指導,確保育秧質量。今年玉鐘村集中育秧面積達30余畝,培育的秧苗可供1500余畝稻田移栽。
農機手正在操作農機翻耕土地
育秧是春耕生產的“第一棒”,也是保障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通川區統籌規劃,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分配”模式,免費發放種子、農膜、化肥等物資,組織技術人員到田間指導,既保障了秧苗質量,又化解了散戶育秧技術弱、成本高的難題,助力糧食豐產優產。
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我們組織100余名農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旱地育秧、機插育秧等技術,提供水稻育秧消毒、化控、封閉除草等關鍵環節指導,確保秧苗質量。”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王華斌說道。
育秧質量直接關系糧食安全“基本盤”。今年,通川區深入貫徹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立集中育秧點3個、水稻千畝示范片3個,預計水稻栽插總面積達19.6萬畝。截至目前,全區集中育秧工作已完成98%,規模化生產效能持續釋放。
稿件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記者:肖姣
編輯:周麗清
編審:張 爽
總編:肖曉宏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