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1.新浪財經:《臺海觀瀾|驅逐大陸配偶,賴清德當局意欲何為》-2025-3-262.華夏經緯網:《賴清德辦公室點不起燈 對美軍購預算卻暴增?》-2025-3-133.經濟觀察報:《臺海觀瀾|賴清德當局出臺“拒統17條”,但不敢觸碰紅線》-2025-3-174.環球網:《國民黨民代談陸配“亞亞”案,痛批民進黨煽動對陸配仇恨、總在內部找敵人》-2025-3-255.東南網:《國臺辦:“‘臺獨’打手、幫兇迫害 臺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舉報踴躍》-2025-3-27
2025年3月25日,來自湖南的劉振亞因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與“統一”有關的觀點,遭到臺灣當局的驅逐,不得不與家人分離。
實際上,劉振亞幾年前就曾發布過類似內容的視頻,當時并沒有引起任何關注。直到賴清德提出“拒統17條政策”后,這些言論才被當作她被驅逐的依據。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戴上“鼓吹武統”的標簽
事情的起因是在今年三月初,亞亞在網上提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她還特別指出,希望以和平方式達成統一目標,但如果臺獨勢力執意挑戰底線,也可能采取其他必要手段。
這樣的表述很快被人舉報給臺灣當局,賴清德政府將其解讀為支持“武力統一”,并迅速做出驅逐決定。
劉振亞(右)
面對突如其來的處罰,亞亞多次公開解釋自己的立場。在離開臺灣前的聲明中,她強調自己從未提倡使用武力,而是期待兩岸和平發展。她呼吁臺灣當局重新審視這一事件,撤銷不合理的處分。她的丈夫黃君宏也首次站出來為妻子辯護,證明她的善良本質。
在被迫離臺前夕,亞亞寫了一封《致臺灣同胞的信》,詳細闡述了她對兩岸統一的看法。
亞亞在臺灣抖音個人賬號
作為一名大陸人,亞亞一直希望看到兩岸和平統一。然而,她的某些表達卻被臺灣當局曲解成“主張武統”。這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誤解,也是對大陸民眾的污蔑。更何況,“武統”對亞亞一家并無益處,她的家人都生活在臺灣,誰愿意看到自己的家鄉陷入戰火呢?
此外,亞亞還回顧了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系的和諧局面,與如今賴清德推行的“肅清”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看著兩岸關系日益緊張,以及賴清德不斷觸碰中方底線的行為,正是亞亞不愿見到的局面。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封飽含深情的信件,反映了眾多在臺陸配的心聲。據調查,類似亞亞的經歷并非個例。這些案例暴露出臺灣社會對陸配存在的一些偏見。
而臺灣當局將政治分歧延伸至民間,強行拆散跨海婚姻家庭,不僅漠視當事人的基本人權,還會加劇兩岸民眾之間的隔閡。這種行為顯然不利于兩岸關系的健康發展,也違背了人道主義精神。
賴清德
賴清德加劇臺灣緊張局勢
賴清德上任后推出所謂的“拒統17條”政策,其中包括嚴格限制兩岸交流、加強對陸配的審查、削減兩岸經貿往來等措施。
這些政策讓島內氣氛更加緊張,大陸配偶在臺灣的生活變得愈發艱難。他們不僅要面對政策上的限制,還要承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歧視。
除此之外,賴清德還提出“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的說法,并增加對美軍購預算。
賴清德
臺灣當局還對軍公教系統進行大規模排查,要求相關人員簽署“效忠聲明”。這份聲明包括“堅決反對統一”“維護臺灣主體性”等內容。
拒絕簽署者將面臨調職、降職甚至解雇的懲罰。這種做法在臺灣社會引發廣泛爭議,被認為是在制造“寒蟬效應”。
除了亞亞被驅逐外,還有其他令人震驚的案例。例如,臺北市某中學的鄭姓校長因在社交平臺轉發“我愛你中國”的視頻,被教育部門以“違反行政中立”為由調離崗位。一名葉姓警察則因為點贊大陸官方賬號的帖子,遭到停職調查。
賴清德
更讓軍方擔憂的是,臺灣當局恢復了早已廢除的軍事審判制度,引發基層官兵強烈不滿。
面對被迫離臺的事實,亞亞正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爭取重返臺灣的權利。她已委托律師提起行政訴訟,質疑當局的處罰缺乏法律依據。
同時,她也在為可能將丈夫和三個孩子接到大陸生活做準備,包括考察居住環境、了解子女入學政策等。
劉振亞和女兒
這起事件影響到臺灣30多萬個陸配家庭,許多陸配表示現在說話做事都格外小心,生怕不小心觸碰到當局的政治紅線。這種如履薄冰的生活狀態,嚴重損害了她們的心理健康。
這種社會分裂也讓更多的臺灣年輕人思考未來的出路。據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過5000名臺灣青年申請到大陸就業或創業,較去年同期增長近四成。他們普遍認為,相比政治對立,個人發展和生活質量更重要。
臺灣民眾
兩岸對抗加劇
針對臺灣當局的一系列行動,大陸方面采取了多項應對措施。國臺辦網站開設專門舉報欄目,收集整理臺灣當局及其支持者迫害臺灣民眾的證據。舉報系統開通僅9小時,郵箱便收到323封舉報信!
同時明確表示,將對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且追責期限沒有上限。解放軍還在臺海周邊水域舉行了多次實戰化演練,展示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
馬英九
回顧近年來兩岸關系的變化,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關系經歷過一段和平發展的黃金期。當時雙方簽署了多項經貿協議,民間往來頻繁,互信程度達到歷史高點。
然而,隨著賴清德上臺,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他不僅延續前任的對抗路線,還推出更為極端的政策,試圖通過軍事手段尋求所謂“安全保障”。
在“去中國化”方面,臺灣當局的舉措令人震驚。比如將護照上的“Overseas Chinese”改為其他表述,在歷史教材中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內容,甚至將部分傳統節日改頭換面。這些做法引發島內外廣泛爭議。
賴清德
臺灣社會對這些變化的反應十分復雜。即使在支持民進黨的群體中,也有不少人對當局的極端做法表示擔憂。他們認為這種高壓政策可能導致嚴重后果。而在反對陣營中,多位政治人物公開批評當局的做法是在“玩火”。
普通民眾則更關心實際生活。政客們天天談論戰爭威脅,但老百姓只想要和平安定的生活。這句話說出了許多臺灣民眾的心聲。他們擔心政治對立會影響經濟發展,損害民生福祉。
臺灣百姓
賴清德的極端策略實際上是一場危險的政治賭博。他試圖通過制造對立來鞏固選票,卻可能將臺灣推向險境。這種做法不僅損害兩岸關系,還可能影響臺灣社會的長期穩定。
在這種形勢下,盡管兩岸民間交流受到阻礙,但聯系并未完全中斷。許多臺灣民眾仍通過各種方式與大陸保持往來,期待兩岸關系能重回正常軌道。這或許是當前局勢中最值得期待的一線曙光。
臺灣民眾
結語
賴清德驅逐大陸配偶的做法實際上是將政治分歧擴大到民間領域,強行拆散數十年的跨海婚姻家庭。這種做法不僅傷害了無辜的個人和家庭,也加深了兩岸民眾的隔閡。
對于兩岸關系的未來,短期內可能會繼續處于緊張狀態。賴清德政府推行的“拒統17條”等極端政策,加上美國因素的影響,使得兩岸關系面臨嚴峻挑戰。盡管官方交流受阻,但民間往來的意愿依然存在,這種基層力量或許才是推動兩岸關系回歸正軌的關鍵。
賴清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