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特朗普宣布對非美產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加征25%關稅,以振興本土制造業并增加稅收,雖然美通脹、貿易摩擦風險也會上升。政策波及全球供應鏈,間接沖擊中國車企:通過墨西哥中轉的出口或面臨重稅,在墨投資組裝廠亦受波及。現代等車企加速在美投資避險。
一、特朗普如期宣布對所有外國制造的汽車和一些汽車零部件征收 25%的關稅。
特朗普總統兌現了他對外國汽車制造商征收關稅的承諾,他于美國東部時間3月26日傍晚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對所有非美國制造的汽車和輕型卡車以及“某些汽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這將是一項不設期限的永久性措施。
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所有非美國國內生產的汽車加征25%的關稅。
不僅包括乘用車,還包括SUV和皮卡等部分卡車。
美國目前對乘用車征收2.5%的關稅,對卡車征收25%的關稅。如果加征25%的關稅,意味著乘用車和卡車將分別被征收27.5%和50%的關稅。
二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也成為加征關稅的對象。
白宮透露,對發動機、變速箱和動力總成等關鍵零部件也將征收25%的關稅。
周三的新關稅最初似乎只針對汽車成品,但行政命令和公布的情況說明書將“發動機、變速器、動力總成零件和電子元件”等零件添加到加征關稅的外國商品清單中。
三是符合 USMCA標準的汽車零部件將保持免關稅。
白宮首席副新聞秘書哈里森·菲爾茲在X上說,對于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條件的汽車零部件,將暫時豁免關稅。
一旦白宮完成系統調整等,根據《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進口車輛和零部件的進口商將有機會證明其產品的哪些部分是美國制造的,符合 USMCA 標準的汽車零部件將根據美國產材料的使用比例,減少關稅的負擔比例,即只需要為“非美國成分”支付關稅。
例如,如果整車全部零部件的一半為美國制造,將征收相當于25%一半的12.5%的關稅。
四是25%的新關稅將于 4月2日生效,并疊加現有關稅。
在5月3日之前,美國將完成對所有汽車零部件進口豁免關稅的認證。
二、特朗普加征汽車關稅措施的法律依據。
該行動的法律依據是美國 2019 年根據 1962 年《貿易法》第 232 條對特朗普第一屆政府進行的汽車進口國家安全調查。
該調查發現,汽車進口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為了確保安全保障,將限制汽車進口。但當時特朗普沒有采取行動征收關稅。
特朗普1月20日重返白宮后一系列的關稅上調,均基于美國《貿易擴大法》第232條的措施。
因此可以說,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一直是特朗普的執念。
特朗普在第一次入主白宮執政時期,就根據《貿易擴大法》第232條進行調查,試圖啟動汽車關稅。當時甚至討論了對整車以及包括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零部件在內的130多個品類加征25%(SUV為35%)關稅的方案。只是最終沒有發動關稅而已。
三、推動美國汽車制造業的第二次繁榮和增加關稅收入,是特朗普宣布汽車關稅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將關稅視為增加美國財政收入以抵消其承諾的減稅和重振長期衰落的美國工業基礎的工具。
特朗普周三在白宮簽署了這項實施關稅的行政命令時表示:“這將繼續刺激你以前從未見過的增長,我認為我們的汽車工業將像以前一樣繁榮”。
白宮在一份簡報中表示,定于4月2日生效的關稅將“保護和加強”美國汽車工業,它聲稱該行業“因威脅美國國內工業基礎和供應鏈的過度進口而受到破壞“。而美國認為,威脅來自汽車出口國家不公平的補貼和激進的工業政策的支持。這導致外國汽車工業已經擴張,而美國的生產卻停滯不前。
2019年的美國商務部報告指出,美國國內汽車產業因低價進口車而顯著減弱。1960~70年代,美國生產了全球約一半的汽車,但到1980年代中期,這一比例下降到20%,到2010年代后期降至10%。
報告指出,美國的國防產業“依賴于國內汽車部門的技術”,建議通過關稅來保護汽車產業。
與此同時,白宮高級官員表示,新關稅預計每年將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稅收
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措施能不能實現這兩個目標?第一個肯定能。
道理很簡單,一方面,進口汽車因關稅而增加了25%的新成本,價格上漲,市場競爭力必然削弱,從汽車零件到整車,必定有利于提升美國本土的汽車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一些依賴美國市場的汽車制造商為了化解關稅對競爭力的影響,只能在美國投資設廠,這也有利于美國本土汽車產業的發展。
至于第二個目標,1000億的關稅收入是按2024年的汽車和零部件進口規模計算的。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美國進口了價值 2140億美元的乘用車,還有接近200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
關稅增加之后,本土銷量增長,進口減少,關稅收入必然也會相應減少。
四、關稅措施也將對美國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一分為二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經濟政策是完美無缺的,只有好處,沒有負面作用。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政策也如此。三郎相信,特朗普也必然清楚汽車關稅的負面影響是什么,畢竟其身邊有一群比我們在自媒體寫文章的人聰明很多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明知有負面影響還要宣布,無非是他們經過評估,認為為了達到其目的,愿意付出一些成本。
其負面因素主要體現在:
在一段時間內,將抑制美國的汽車銷售,導致通脹回升和工人失業增加。
汽車關稅將針對一個雇用超過 100萬美國工人并依賴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緊密交織的供應鏈的行業。對來自全球的汽車和零部件、特別是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約400萬輛汽車加征25%或更多的關稅,這當然會推高價格,并在“一段時間內”抑制美國汽車銷售。
周四CNBC報道,美國汽車研究中心稱,由于美國汽車行業嚴重依賴進口零部件,預計新的汽車關稅將使消費者的汽車成本高出數千美元,從而打擊新車銷售并導致美國汽車行業在一段時間內削減工作崗位,導致一些汽車工人失業。
2023 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占美國汽車進口額近 1200 億美元,約占當年此類汽車進口總額的 47%。根據卡托研究所的分析,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國的汽車零部件進口中的份額幾乎與整車相同。
二是會招致貿易伙伴的貿易保護措施。
2024年,美國進口了價值 4740億美元的汽車產品,其中包括價值 2200億美元的乘用車。對美國的主要汽車出口國包括許多華盛頓最親密的合作伙伴和盟友,包括墨西哥、加拿大、韓國、日本和德國。
特朗普的聲明迅速引起了包括歐盟、加拿大和日本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的譴責和關切。
接下來,美國與這些國家要么通過互相降低關稅來交換汽車關稅,要么貿易伙伴對美國的一些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在美國打擊伙伴國家汽車產業時,美國的一些產業也會受到對等的報復。
三是美國汽車行業必須支付汽車供應鏈重構的成本,此舉可能永久性增加美國的汽車生產成本。
雖然新關稅將主要打擊外國汽車制造商,但包括福特、通用和 Stellantis三大巨頭在內的國內汽車制造商也擔心其影響。因為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制造商在幾十年的零關稅貿易過程中已經建立了高度一體化的供應鏈。
代表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通用汽車和Stellantis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表示,它致力于增加在美國的產量,并將與白宮合作制定持久政策。至關重要的是,關稅的實施方式必須避免提高消費者的價格,并保持北美一體化汽車行業的競爭力。
五、特朗普的汽車關稅對中國汽車產業也存在較大的間接影響。
不少中國網民認為,中國汽車出口市場,主要在歐洲和發展中國家,所以特朗普的汽車關稅對我們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與美國關系親密的盟友,包括墨西哥、加拿大、韓國、日本和德國。
這種觀點顯然是非常錯誤的。
一是我們對美國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直接出口不多,但間接出口不少。
2024年,中國對美國整車出口不足2萬輛,汽車零部件不過130億美元左右。25%的額外關稅對我們影響看似不大。
但中國對美國汽車的間接出口,可能數十倍于此,對美國汽車零部件的間接出口,也數倍于直接出口。
眾所周知,墨西哥是中國對美國汽車和零部件間接出口的海外基地之一。2024年,中國對墨西哥的汽車出口量約為45萬輛,使墨西哥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二大市場,僅次于俄羅斯。這并非墨西哥沒有汽車產能需要進口汽車,而是因為墨西哥作為美國鄰國以及美墨加自貿協定的存在,成為中國對美汽車出口中轉地。中國對美汽車間接出口,還包括中國在墨西哥投資建廠的江淮、長城、比亞迪等企業從中國進口零部件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對美出口,這一塊2024年大約有18萬輛。
面對特朗普關稅,如果對墨西哥加征25%的關稅,中國通過墨西哥轉口的產品必然也在其中。如果墨西哥為了減輕自己的出口關稅,大概率還會宣布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征收比美國更高的關稅,作為與美國關稅談判的籌碼。
六、現代汽車宣布今后4年在美投資210億美元,這將是汽車制造商應對特朗普關稅的主流方式。
3月25日,路透社報道稱,韓國現代汽車集團3月24日宣布,今后4年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除了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投資60億美元建設鋼鐵廠之外,還將斥資90億美元,將在美汽車產能提高7成,達到每年120萬輛。
210億美元的在美投資對現代汽車集團來說將是歷史最大規模。這一投資額是2025~2028年的總額,涵蓋了汽車、鋼鐵、零部件和能源等廣泛領域。通過所有這些投資,到2028年前,將在美國創造1.4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的關稅,類似于韓國現代這樣的國內市場無法滿足其產能的大型汽車企業,將進一步調整其生產線,將更多的產能轉移到最終需求市場,以最大限度降低關稅風險。因而可以預估,現有主要對美出口的汽車企業,將掀起一波投資美國汽車產業的小高潮。而這,也正是特朗普掀起這一波關稅戰所需要看到的結果。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